中遠中海系重組 股份今復牌

中遠中海系重組 股份今復牌

【本報訊】苦等四個多月,中遠及中海系終於落實重組,四隻股票將於今日復牌。外界指這為繼中國神車後,第二宗央企合併案例,將打造成「中國神運」,惟這個說法似乎被過份解讀。

中海集運變身租賃公司

今次重組中,變化最大的是中海集運(2866),旗下船舶和集裝箱租予中國遠洋(1919),並收購中遠和中海集團的租賃和金融業務與資產,打造成全球第三大集裝箱租賃公司。最特別的是中海集運未來不僅涉及航運業務,航運相關、能源、醫療等多個行業領域都是其目標,銳意變身為一家金融租賃平台公司。重組前,中海集運今年首三季蝕10.7億元(人民幣.下同),重組後,其備考賬目轉賺9億元,撇走經營困難的船舶和集裝箱,轉攻租賃收租,在今次經濟下行周期中屬最大贏家。
中海發展(1138)重組後不會經營乾散貨運輸,主營業務變為單一的液貨船運輸,並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油輪公司,獨家專營LNG。其通告指重組後今年頭三季備考淨利潤會增加近2倍,至20億元。
至於中遠系,重組後會收歸及獨自經營乾散貨、集裝箱與碼頭業務。中國遠洋會晉升為全球第四大集裝箱公司,控制運力總規模將達到56.6萬個標準箱,佔全球運力規模7.8%。最新通告列出今年首三季數據,重組前主業虧損38億元,重組後主業虧損收窄至13億元。
中遠太平洋(1199)重組後只剩下碼頭營運業務,成為全球第二大碼頭營運商。中遠洋並未列出重組後的備考利潤或虧損。
今次資產互換,中海系似乎較中遠系着數。今日股價表現如何,以其停牌前一日的表現略見端倪。停牌前一日,中海集運股價已搶高24%,遠優於同系的中海發展升12.5%。反觀,中國遠洋停牌前一日升幅為13.6%、中遠洋僅升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