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勇俊!嘿!算什麼!我比他帥多了!」年初惡疾纏身的柯俊雄對台灣記者說了這樣的話,自負?不!是心裏話,柯老大的確比裴勇俊英俊多了,年輕時的他,眉稜鼻梁,鳳目海口,輪廓又如希臘雕像,在人群中一站,立成焦點。有看過《再見阿郎》嗎?跟「寶島玉女」張美瑤合演的,嬉皮笑臉、油腔滑調,演活了台南街頭小混混,我一看成迷。《意難忘》、《煙雨斜陽》、《寂寞的十七歲》、《家在台北》……一連串,我追看,演踏實勤懇的工程師,飾郎心如鐵的壞男人,維肖維妙,光芒萬丈。《寂寞的十七歲》,隔着魚缸瞧唐寶雲,輕佻、瀟灑,一覽無遺,我是女人,也會戀上他。六、七十年代,看電影,迷明星,外國阿倫狄龍,台灣柯俊雄,外形不相伯仲,演技嘛,阿倫獨沽一味——孤冷,柯老大花樣多,正邪皆能,略勝一籌,在台灣影壇,是天皇巨星,秦漢、梁修身、秦祥林,難跟他比肩。
紅透半邊天始於一九六五年改編自瓊瑤原著小說《啞妻》的《啞女情深》,李行導演,柯俊雄第一部國語電影,女角乃當時得令的王莫愁,由於是啞妻,李行用了大量內心獨白,對柯俊雄來說是一個大考驗,若干年後,回憶當日拍攝情況說「導演好認真,往往一個鏡頭拍上一兩天。」柯俊雄視李行為恩師,成名後,每見李行,都「老師前老師後」,畢恭畢敬。《啞》片之後,片約不輟,六七年的《寂寞的十七歲》,為柯俊雄奪得了第十四屆亞洲影展最佳男主角獎,當年年僅二十二。
此後十多年,柯俊雄稱霸台灣影壇,直到八十年代後,鋒芒方稍竭。八十年代中期,柯俊雄轉戰香港,我就是在這時候認識他。八八年,好友林威找我談劇本,說有台灣老闆欲投資拍電影,由他當旗手,因看過《龍虎風雲》,想我助一臂之力。某日黃昏,我們到「國賓」酒店拜訪柯俊雄,門一打開,我整個人呆住了,面前的彪形大漢,果是柯俊雄乎?且看他的外貌:禿髮佝僂,面黑,多髭鬚,恍如老人。我嚇了一大跳!「老人」伸手與我相握說:「我是柯俊雄!」人會老,聲難變,千真萬確是我心目中的偶像柯老大。柯老大健談,開口停不了,他因《義本無言》跟林威結緣,兩人成了好友,碰巧柯老大有台灣朋友想拍港產片,就推薦林威。林威早想當導演,一拍即合。那天談了故事大綱,無非是警匪片,並無新意。聊了一陣,柯老大忽的說:「沈先生!你對周潤發有什麼看法?」其時周潤發已鋒芒漸露,人稱好戲,柯俊雄這話是試探我的,我是滑頭,刀削豆腐兩面光,說「還不錯吧!你的看法呢?柯大哥!」柯老大說:「我在台灣聽人說發仔的戲演得好,因而到了香港,跟他合作,就提幾分醒,有一場戲,拍我同發仔聊天,我坐着,發仔站着,我看他七情上面,演得活靈活現,心想跟他搶,反而是我低了——」林威北人,性急,搶問:「大哥你怎麼演?」柯俊雄呵呵笑了聲:「你動我就靜,什麼都不演,只是稍稍側着頭,定眼看着他!」當時聽了一頭霧水,後來日本電影界朋友告我:「這是最高境界的演技呀!黑澤天皇最推崇的就是這門演技!日本只有仲代達矢有這能耐!」
柯俊雄風流,人人皆知,家有美瑤猶不足,夜夜依戀芙蓉帳。那夜飯後,一行人到尖沙嘴韓國會所遣興,老大上台演歌,技壓群雄,韓女紛紛鼓掌,興致高,要帶小姐出去,店規所限,小姐不出門,他火了,拉着我跟林威滿街搭訕過路女郎——「我是柯俊雄!台灣來的明星,我們去喝一杯!」沒人理睬他。醉意濃,林威孔武有力,硬拉回酒店,醉語大喊:「阿沈!我要女人!」翌日回台,一去如黃鶴。柯老大七十去世,不能說長壽,得蔡青樺女士陪伴在側,亦可瞑目。末了,以戲名串一聯悼之——「啞女情深意難忘 英雄好漢江湖情」,柯大哥!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