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峯會歷史性草案待通過發達國家每年提供至少7,800億援助

氣候峯會歷史性草案待通過
發達國家每年提供至少7,800億援助

經過近兩周馬拉松式談判,巴黎氣候峯會昨公佈協議終極草案,訂出全球本世紀限溫目標,為棄化石燃料救地球定下方向。大會主席、法國外長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強調,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一旦獲得通過,將是全球的「歷史轉捩點」。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讚揚,草案是首份涵蓋全球的氣候協議,對全球影響舉足輕重,促請與會代表通過草案,認為協議若獲得通過,將是人類的重大躍進。

協議終極草案合共31頁,與會代表連續三晚通宵開會,超時一日至昨早終拍板。草案訂出全球本世紀限溫目標,定於比工業革命前上升遠低於2℃,並致力限至1.5℃內,意味將為減排溫室氣體大減使用化石燃料。
至於會議另一爭議: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的氣候轉變援助承諾,草案提出每年1,000億美元(7,800億港元)的援助,是2020年開始的援助基數,意味富裕國家此後將作出更大承擔,受氣候暖化衝擊的國家將得到更多援助。大會並訂出,每5年檢討一次各國減排計劃。

法國總統奧朗德(左)、外長法比尤斯(中)及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右)在宣佈協議最終草案出爐時鼓掌。美聯社

首份涉全球各國氣候協議

巴黎時間昨早11時半(香港時間晚上6時半),奧朗德蒞臨會場親自發表演說,強調在全球氣候談判上,該份協議史無前例,是首份涵蓋全球各國的氣候協議,對全球有決定性影響,促請與會195個國家及歐盟代表通過草案,認為若協議今天獲得通過,「將是人類的重大躍進」。
法比尤斯形容草案公平、持久、靈活富動態、平衡各方利益以及具有法律約束力,在各個主題上體現「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及「各自能力」原則,並考慮到各國國情。作為大會主席的法比尤斯,近兩周日以繼夜主持會議,盡力擺平各方分歧。他昨發表講話前,全場代表站立歡呼,向他致以崇高敬意。

中國代表︰可望達成協議

大會之後在香港時間晚上10時45分復會,決定是否通過協議草案。美國國務卿克里對協議草案感到滿意,對草案最終獲得通過表示樂觀:「事情應該朝向良好方向發展,但我們會小心注意,總會發生一些小事情,但萬事俱備。」中國談判代表高風會前表示,大會可望達成最後協議。法新社/路透社/
美聯社/英國《衞報》

最終草案重點

控制全球升溫目標

.減少排放溫室氣體,目標是到2100年,全球溫度比工業革命前升幅限制在「遠低於」2℃之內,並盡力將增溫幅度限制至不多於1.5℃

減排目標

.盡早令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封頂,其後以當時的最佳科技急速減排,在本世紀下半葉平衡人類溫室氣體排放及地球吸收能力,意味將取締化石燃料。之前草案中「溫室氣體中和」和「氣候中和」等字眼,在中國等國反對後刪去

對抗氣候變化經費

.由2020年起,發達國家每年籌集1,000億美元(7,800億港元),助發展中國家應付氣候轉變和減排,並鼓勵新興國家自願捐款,2025年後把目標定為每年最少1,000億美元

協助氣候轉變受災國

.向受氣候轉變永久性損害的國家伸出援手,但在美國強烈要求下,列明這些協助「不構成任何責任及賠償基礎」,避免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島國日後索償

每5年檢討減排計劃

.各國在2018年重訂2020年落實的減排計劃,其後每5年檢討落實情況和目標,最快會在2023年作檢討
資料來源:路透社/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