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籽】瞓身招募領養故事 分享唐狗新生活

【寵物籽】瞓身招募領養故事 分享唐狗新生活

【寵物籽:寵愛生命】
捧起相機、選好鏡頭,溫皓軒(Simon)從抽屜取出給小狗吃的天然肉乾放入袋,便踏出家門。去年婚後,他和太太從街上拾了唐狗女「妹妹」回家,自此開始關注日復日被棄街上的無辜生命。Simon熱愛拍攝,為宣傳領養唐狗的快樂,兩個月前獨力發起「唐狗100」計劃,免費為100隻已尋家的唐狗拍照,並於網上分享牠們重生的故事。踏入12月,他讓尋家的唐狗也來當照片中主角,「反應熱烈的話,哪怕是唐狗1,000、10,000,我也會繼續做。」聖誕節將近,已領養、或正為暫託唐狗尋家的你,何不也報名,為牠們送暖?

經營補習社5年,Simon的工作時間都在傍晚學生下課後,以及周末。平日的中午,他全都留作拍攝唐狗之用,不過可能缺乏宣傳,至今就只曾為20多隻狗拍照。年輕的Simon從小愛動物,只是由於母親害怕毛茸茸的東西,因此一直未能圓夢。婚後他和同樣未曾養寵物的太太,為領養狗而到愛護動物協會,發現領養區內清一色是唐狗,兩小口首次親睹牠們在我城低微的地位。適逢Simon爸爸在垃圾站內發現4隻被遺棄的初生狗寶寶,夫婦逐替其中3隻尋家,再收留最弱小的一隻,正是眼下毛髮黑得發亮、經常笑咪咪的唐狗女「妹妹」。

Simon(右)獨力發起「唐狗100」活動,每次也瞓身為狗主角們拍靚相,動力源自對唐狗的同情和珍愛。

Simon自學拍攝技巧,妹妹成為他首隻狗主角,同時讓Simon起了為狗拍攝的念頭。

Simon於去年結婚後,帶了小唐狗女妹妹回家。小狗女剛滿1歲,天生笑容露齒甜美,是Simon發起「唐狗100」計劃的動力。

誠徵故事 增發放渠道

小狗圓碌碌、一臉儍氣,卻非人人覺得牠趣致可愛。Simon還記得寵物用品店職員見他細心地挑選狗零食,遂問他養的是何種狗,聽到是唐狗後就拋下句:「噢,牠們甚麼都吃的。」讓他聽着甚不快。記憶中還有自己拖着妹妹散步時,曾有途人罵牠黑鼆鼆長得醜,「你罵我就算了,但罵我的狗就真令我生氣!」小狗貪玩又好奇,即使遇着陌生人亦會想追想撲,卻換來不少驚叫聲和嫌棄。人狗受盡白眼,Simon化之為動力,花上兩個多月時間教導妹妹家規,除了簡單的坐、站立、遞手和轉身等指令,小狗女也學會不咬家具、不上沙發和進入廚房。「教導過程中當然會勞氣,亦需要無限的耐性,但那種彼此建立信任的過程,其實窩心又滿足。」Simon加入了不少網上的唐狗群組,向網友們請教養狗之道,過程中每天也翻出多篇唐狗被棄街頭的貼文,既有初生寶寶,亦有成年,及帶病的老唐狗。他閱讀每一隻狗背後的流浪故事,深被感動的同時,他想到又有多少人會靜心地細閱文字?於是今年9月,他決定寓攝影興趣於公益,拿起相機四出為已尋家的唐狗拍照,讓相片成為牠們故事的主導,將牠們被領養後的幸福,透過網絡傳開。
Simon在自己的攝影專頁和網上的唐狗關注群組內,張貼自己的「唐狗100」大計,歡迎狗主們留言,寫下和唐狗的愛情故事,以及能夠進行拍攝的地點和時間。他駕着車,逢周二赴九龍區拍攝,其餘時間則往新界。見過不少初次見面時會對自己噬起牙齒的「惡犬」,經主人解釋後,才明白防範心理源自牠們流落街頭時被人類驅趕的經歷,讓Simon對唐狗的理解和同情越來越深。靠着一己之力,計劃實行至今,他已為20多隻唐狗拍照,每次完成後也細心地記錄與牠們相處之道。他盼「唐狗100」宣傳的,不單是領養唐狗之樂,還有和這些生命的共融生活。
最近,他正積極尋找發放途徑,試過跟知名的博客談計劃,希望能在他們的平台張貼故事,卻估計因被誤會是博宣傳而沒有回覆。他對計劃的信心卻從未被挫,他相信靠着人傳人的力量,一年內便能為100隻狗拍照之餘,更能將故事集結成書。有想過最後會成了「唐狗1,000」,甚至更多嗎?Simon抓抓頭笑言自己從未想過,但不會抗拒,「有狗主曾告訴我家中養了接近30隻流浪狗,那刻我只覺得自己多微小,比我更積極為牠們出力的人,多不勝數。」踏入12月,Simon決定將愛拉闊,也為未有家的唐狗拍照,歡迎所有有心人報名。

7歲的圓圓3個月大時被遺棄,和其他狗齊齊翻垃圾、四海為家。性格親人的牠被Sally(右)帶了回家,一起照顧現年11歲、下半身癱瘓的金毛尋回犬Colly。

圓圓是唐狗會的唐狗大使,Sally常帶牠四出作「親善探訪」。

唐狗善良 可作治療犬

微風下,我坐上Simon的私家車來到南生圍。這天他約了兩位狗主,為牠們的唐狗拍照。6歲的Bobbi比同齡的唐狗都要健碩,主人陳佩燕(Loletta)還記得曾有一位途人說愛犬不是唐狗,因為「唐狗冇理由咁靚」,「參加『唐狗100』,就是要讓大家知道唐狗命不賤,牠們同樣珍貴。」一歲半前,Bobbi不過是隻住在柴灣一所清真寺內,日曬雨淋的看門狗,Loletta和丈夫即使對牠由憐生愛,亦未敢隨便對小生命許下終生照顧的承諾。直至某次夫婦帶Bobbi回家玩上數天,交還寺院後小狗竟追着車尾,二人心頭一熱,正式接牠回家。為了讓唐狗在社會上抬起頭,另一隻主角,7歲的黑毛唐狗女圓圓,既是唐狗會的唐狗大使、中華錫安會的動物大使,亦是另外兩個協會的動物輔助治療犬。平日和愛犬四出作「親善探訪」傳送愛,主人羅詩韻(Sally)說是為充實圓圓生命的同時,亦希望讓香港人對黑鼆鼆的唐狗改觀。Sally本來養了一對金毛尋回犬,3年半前其中一隻離世,遺下現年已11歲、下半身癱瘓的Colly。圓圓成了牠的守護天使,時時刻刻也回頭看、默默守護這隻行動不便的「老人家」。「那年黃色大鴨來到香港,我帶Colly和圓圓赴尖沙嘴海旁拍照留念,途人都爭相找Colly合照,將圓圓排擠在外。那刻啊……心當然酸。」
接近4小時的拍攝時間,看Simon為兩隻狗主角瞓身躺在草地上拍照,偶又和牠們追追趕趕,跳高玩耍和餵食,眼前的他衣衫上泥草交雜、額上都是汗珠,卻總掛着滿足的大笑臉,「每當想到他日我放狗時或會碰回這些孩子,就會很開心。」有心人做有心事,祝「唐狗100」成功,邁向「唐狗1,000」。

捕捉快樂一刻

Loletta(右)本身害怕動物,卻被小時候Bobbi無辜的眼神感動,最後和丈夫決定帶牠回家。她希望退休後,能當動物義工,全力幫助更多被遺棄的生命。

別看6歲的Bobbi如此健碩,去年曾被牛蜱熱煎熬的牠曾接受痛苦的化療,今年卻再度復發,小狗一日嘔吐4次,完全不能進食,卻一直表現堅持,讓人疼惜。

肥仔小時候被裝修工人遺棄,後被漁農署捉走,更被定為有攻擊性。其實牠性格溫純,去年更考獲漁護署的大型狗隻豁免規管考試,可在公眾地方不需要上繩自由行。

口水妹於5個月時被現任主人領養,現為香港動物輔助治療協會的動物輔助治療犬,到訪過不同的機構,也踏過台板表演。

「唐狗100」facebook報名專頁:Swanphotography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記者:許 政
攝影:劉永發
編輯:黃仲兒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