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笑,過去許多不太科學的調查,發現人瑞除了吃得清淡,也樂於微笑,都是知足常樂的人辦;中醫也相信,情緒會影響五臟六腑運作,病從口入,也由心而生。但是,英國牛津大學最近研究出快樂人可以很短命,愁人可以不愁傷心真會傷肝、斷腸真會誘發腸癌。
這好好笑的研究,追蹤七十萬人五十到六十九歲的中年婦女,請他們填寫問卷,自報有幾快樂,有幾多病痛;十年後,看看不快樂的有幾早死,快樂的有幾多未死。最後得出醫學結論:大家死亡率相若,情緒並不直接影響壽命。
好笑又好悲的是,不同意這結論的專家之言:這研究有漏洞,接受研究的人,只是自己評估自己的快樂程度,這不科學,因為他們只是自認為快樂,研究沒有為他們進行皮質醇之類的測試,作不得準。
開心的人這下應該別開心得太早了,原來你非不難過,只你一人沒發覺。原來你自覺很快樂,那不算真快樂,你的開懷豁達逍遙很化學,一切憑化學報告說了算。這等於你一身脂肪厚如羽絨,但天文台說現在溫度超低,你熱到死也要覺得冷到痹那麼荒謬。
好笑又好玩的是快樂人活得開心,自然熱愛生命,聽見這醫學報告結論,會不會變得不開心?真快樂的人,理應一笑置之:呸,我快樂也不是為了長命,我若天天計較幾時死,還如何快樂得起?你們這研究有什麼動機?想考驗我們的快樂有幾真?
一向自認不開心的人,這下又有幾開心?喔,原來我活得很不痛快,是不會引來病痛的。那麼,我該放心地不開心下去,抑或要為此而感到欣慰,都已經不快樂了,吃虧了,沒有因此折壽,總算沒有輸光。但是,傷心人別有懷抱,想到死角處會嘆息一句:生又何歡、死又何憾。現在專家告訴他們,你比想像中長命,因為不快樂與壓力,與健康沒直接關係,不知他們淚奔淚流中,是喜是愁?
最好笑是專家擔心這報告會予人「快樂無用」的觀感,提醒我們「做人不快樂長壽也沒用,任何人都應重視快樂,病人就更加要開心,若然不健康又不快樂,豈非雙重打擊?」
連快樂有用無用、快樂不會特別遲死,都要靠專家說明,問你死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