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指違例泊車等交通違例罪行是交通擠塞的元凶之一,而俗稱「牛肉乾」的定額告票已21年無加價,阻嚇力減弱,建議由2017年起大幅提高27項與擠塞有關罪行的罰款,加幅達五成,其中違泊罰款由320元加至480元,禁區上落客罰款由450元加至680元。建議有待立法會通過,但議員批評加幅驚人,多個政黨已表明反對。
記者:麥志榮
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昨表示,與交通擠塞有關的交通違例罪行,定額罰款自1994年至今無調整,其間累積通脹率已上升五成。而涉及干犯與交通擠塞相關罪行的個案,由2010年的751,584宗升至2014年的1,080,846宗,增幅達44%。
顯示定額罰款阻嚇力已減弱。政府建議提高定額罰款並非新政策,只是追回通脹,維持當年罰款的阻嚇作用,令一般市民大眾可以享受更加順暢的路面交通。
據運房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表示,建議修訂《定額罰款(交通違例事項)條例》內21項罪行,包括停泊方式造成不必要阻礙、停泊在咪錶泊車位沒付費等,干犯有關罪行會令道路的車容量下降,影響整體交通暢順程度。現時每項罪行的罰款為320元。同時亦建議修訂《定額罰款(刑事訴訟)條例》中6項罪行,干犯這些罪行會阻礙附近交通,繼而造成車龍堵塞上游路段或影響主要路口的運作。當中在限制區內上落客及裝卸貨物,現時罰款為450元。
而非法進入黃格、小巴及的士上落客超過所需時間、在巴士站停車等,現時罰款320元。政府倡將罰款額按1994年至今的累積通脹提高五成,由現時320元及450元,分別調至480元及680元。
議員指加幅驚人擬修訂
文件又指,至於《定額罰款(刑事訴訟)條例》內其他罪行,例如超速或超重等,未必會直接導致或較少導致交通擠塞,因此會在稍後才檢討是否有需要調高該等罪行的定額罰款額。而有關提高罰款的法例修訂將在明年2月提交立法會審議,如獲通過,會在2017年元旦起實施。
但立法會各政黨都反對提高罰款。民主黨胡志偉指出,一次過加五成,加幅太過驚人,恐怕會引起市民強烈反對。就算是追回通脹,亦應按部就班分幾年加,如政府一意孤行,不排除會對法例提出修訂。
民建聯陳恒鑌表示,政府應先解決車位不足問題,之後才考慮加強罰則。新民黨田北辰認為,定額罰款成效不足在於當局無加強執法,令法例形同虛設,而不在於提高罰款額,政府應採用新科技對付違泊問題。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分會主任杜燊棠指出,的士司機很多時都因乘客要求,被迫在禁區落客,如果一抄牌就罰近700元,司機等如白做兩天。現時中環經常泊滿「老細車」,根本不怕罰款,加罰款只會趕絕窮職業司機,令中環成為有錢人違泊專區。
私人司機李先生認為「牛肉乾」加幅不近人情,違例泊車原因是泊車位少,加上現時停車場收費昂貴,近4,000元一個月,他擔心違例停車罰款增加後,停車場收費會更貴。陳先生則認為香港違泊情況嚴重,「十幾年冇加過價,有車梗係負擔得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