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見滙改後新低 連跌6日 今年貶值近4%

人民幣見滙改後新低 
連跌6日 今年貶值近4%

【本報訊】人民幣繼續跌!人民幣連跌6個交易日,在岸價(CNY)收報每美元兌6.4553元(人民幣.下同),為8月11日一次性滙改以來新低。離岸價(CNH)則繼續尋底,截至昨晚約9時,報6.5340,全周跌1.34%,全年貶值4.8%,現時每百港元兌84.34元人民幣。
記者:黃珮琳

人民幣中間價繼續創四年最低,在岸價其後偏軟,並以近全日低位收市,收報6.4553,本周累跌0.83%,為8月11日滙改以來最大單周跌幅,今年以來人民幣已累計貶值3.89%。
截至昨晚約9時,兩地滙價相差逾700點子,離岸價繼續於6.5樓下水平徘徊,截至昨晚9時,報6.5340,全周貶1.34%,全年則貶4.8%。

未來50年難動搖美元地位

恒生(011)執行董事馮孝忠指,市場現時睇淡人民幣,變相令人民幣成為「單向市場」,即使市場有實際需求,都會以小注、分段沽美元吸納人民幣,他又留意到,近日歐洲開市後,購滙(買美元)需求上升,由於市場交投單薄,少量購滙盤容易推低人幣滙價。
值得留意的是,離岸價於昨午約5時15分,曾於5分鐘內急飆193點子,至6.5153高位,一度被指為人行「托市」,不過,上商研究部主管林俊泓稱,未聞人行入市消息,觀乎滙價瞬間回軟,並不似是人行所為,估計與出口商兌換人民幣等實際需求有關。
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國際化進程又邁出一步,不過,有分析認為人民幣難於未來50年「撼低」美元,成為全球最廣泛使用的儲備貨幣。

上月新增貸款低於預期

據《華爾街日報》對65位經濟學家所進行的調查,大部份受訪經濟學家指出,中國政治及經濟前景面對嚴重的不穩定性,而北京朝向「自由市場」和「開放社會」這兩個目標的前進步伐緩慢,或限制人民幣在未來數十年作為儲備貨幣的吸引力。未來10年,經濟學家認為人民幣僅得7%機會成功挑戰美元的霸主地位。
另外,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運來表示,對今年經濟增長達7%充滿信心。人行11月份新增貸款達7,089億元,低於市場預期,但較10月份僅5,136億元大幅增加,11月社會融資規模1.02萬億元,高於市場預期9,7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