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今時今日,人人都可以是影片博客(Video Blogger,簡稱Vlogger),拍片賺廣告收入非難事。
本港經濟放緩,卻帶動網絡廣告需求,網絡藝人娛樂有限公司創辦人兼合夥人司徒夾帶(真名:陳學鳴)認為市場依然有龐大發展空間,而他旗下的Vlogger亦未完全發揮,即仍有「未開發」的收入。
網絡紅人出席線下活動
司徒夾帶去年4月成立網絡藝人娛樂有限公司,正是乘着網絡熱潮而冒起,公司現時有10位Vlogger(影片博客),涉獵多個生活消費多個領域。
即使本港經濟放緩,整體廣告行業正在萎縮,惟網絡廣告份額卻有所提升。公司總經理趙潔瑩表示,客戶收入減少,自然要削減廣告開支,傳統廣告動輒以萬元計,令客戶轉投入場門檻較低的網絡廣告,又可擴大客戶群至年輕用家。
趙潔瑩另表示,不少客戶希望可以做到offline和online相互影響,開始搵網絡紅人出席線下活動,希望廣告效益更為全面,例如為Expedia智遊網拍廣告的達哥(真名:林慧韡)。
坊間並無較統一廣告業佔比,趙潔瑩初步估計,傳統廣告(即報章及電視廣告)大約佔廣告收入六至七成,餘下的就是online advertising。
被指是「網絡23條」的《2014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即將殺到,對網絡廣告商或製片人影響尤深,V-monkeys Limited始創人之一黎昕浩稱,最大問題是條例欠清晰,難分辨觸犯法例的界線。
他續指,現時網民亦有意識到版權的存在,市場亦有機制平衡版權與創意,以YouTube為例,「若檢測到影片有涉及其他版權人嘅作品,佢會將你收嘅廣告費分畀有關版權人」,做法既尊重版權人,又可予其他人發揮創意。
Vlogger極速發展,司徒夾帶的公司成立僅年半已錄盈利。被問到會否考慮賣盤,他笑指「有1億才會考慮」,指「1億當中有5,000萬係畀我嘅,合約可以寫明幾年內我不能從事其他同類型嘅工作……我都係效法特首梁振英」。
記者:黃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