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特首普選方案,請市民袋住先;尖東海濱優化計劃,請市民袋住先;高鐵一地兩檢方案,請市民袋住先;網絡23條,請市民袋住先……梁振英政府的高官們,你們還沒玩膩袋住先的遊戲,但市民們早已看穿這種低能兼煩人的騙局,如果想繼續玩下去,請換換思路,不要再只玩梁式語言偽術。
袋住先成為梁振英政府推銷政治、經濟、法律、民生政策的慣用手法,或許要從港府、親共人士配合中共硬銷2017政改方案數起。早在2013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就聲稱:「即使不是最理想的方案,你都袋住先,下一次再選的時候不斷改進。」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去年公佈政改首階段諮詢報告後也表示,一人一票選特首是政制發展一大步,希望市民袋住先,之後循序漸進不斷改進。但後來港府的宣傳口號不是袋住先的軟訴求,而是「2017,一定要得」的硬銷。
政改方案袋住先騙局最終告破,一是中共官員自打嘴巴。今年5月,三個中央涉港事務的官員在深圳會見香港立法會議員時表明,全國人大8.31決定不只適用於2017年,之後仍然有效,擺明要港人袋一世。二是6月18日立法會表決時,親共議員演出「等埋發叔」鬧劇,令偽普選方案以28:8票被否決。
田北辰要港人袋硬一地兩檢
照理說,袋住先的政策游說方式已經失敗,梁振英政府應吸取教訓,但令人驚訝的是,一眾高官仍樂此不疲。尖沙嘴星光大道活化工程在爭議聲中上馬,康文署堅稱新世界是以非牟利形式管理,毋須公開招標。面對社會輿論炮轟,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指,「優化尖沙嘴海濱計劃」將進一步諮詢各持份者。這又是一個袋住先的版本,更是一個假諮詢的版本,既然認定計劃符合公眾利益、工程將繼續推進,何必再演諮詢騷?有海濱事務委員會成員直斥政府以「先通過,後諮詢」的手法處理,違反程序公義。
高鐵當年匆匆上馬,未解決一地兩檢問題,立法會無異於在政府游說下批准了一項袋住先工程。如今,追加撥款、一地兩檢問題接連引爆城中怒火。當年力撐高鐵的田北辰之前表示條氣唔順,但如今倒過來要港人接受「走唔甩」的一地兩檢,不愧是政治正確的全國人大代表。12月6日,田北辰建議高鐵改行兩地兩檢。12月9日,袁國強傳達北大人旨意,試圖把內地出入境、清關、檢疫法律納入《基本法》附件三,以解決一地兩檢的法源問題,田北辰立即要港人袋硬一地兩檢。
議會內外抗爭結合反袋住先
港府最新的袋住先騙局是網絡23條。版權條例修訂草案恢復二讀之際,商經局局長蘇錦樑撰文指,草案通過後「二次創作」受限制實屬誤解,希望大家理性分析草案,並承諾立法後將立即展開檢討。蘇錦樑的說辭與港府推銷2017政改方案如出一轍,既然明知有必要檢討,為甚麼不是先檢討後立法,而是先立法後檢討?如此匆匆立法,動機實在成疑,莫非與高鐵上馬埋下一地兩檢的地雷一樣,挖下陷阱等市民跳?抑或急於向身兼中國網安小組組長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獻禮?
有了偽普選方案、高鐵一地兩檢的前車之鑑,市民也好,議員也好,顯然都不會再輕易聽信港府袋住先的游說。而梁振英政府執意繼續玩袋住先的遊戲,說明他們也不得不承認相關法例、議案根本不成熟,更說明他們提出這些法例、議案是別有用心,只想恃着親共議員在立法會的多數票強行通過。要終止梁振英政府這些低能、煩人的騙局,市民要發出我們不再上當受騙的怒吼,要發起議會內外相結合的抗爭,更要在明年立法會選舉時確保泛民的否決權。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