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不獲撥款 港珠澳橋削工程

倘不獲撥款 港珠澳橋削工程

【本報訊】立會工務小組昨討論港珠澳大橋超支54.6億元追加撥款申請。議員質疑工程最初獲得的304.3億元,只需削減非必要項目仍足以令大橋通車運作。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稱,若未取得撥款,最快本月底需削減部份非必要項目如綠化工程。
路政署以大橋工程面對物料供應不穩、勞工短缺、填海沉降較預期慢等施工困難為由,將大橋香港段完工目標推遲1年至2017年底建成。工程造價則由304.3億增至358.9億元,超支54.6億元。路政署署長劉家強指,目前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已完成84%,承建商已開始旅檢大樓工程,至於香港接線橋樑工程則完成62%,已開展橋面工程。

邱誠武:馬死落地行

人民力量議員陳志全指,就算立會在今年內不批准撥款,也不會令大橋「爛尾」,質疑當局可減少非必要工程。劉家強回應指港府可刪除部份工程,如綠化、的士輪候區、停車場及公廁等,以維持其他必要工程施工,但強調刪除有關設施,對大橋運作及公眾使用口岸始終有嚴重影響。邱誠武亦強調刪減工程只是「馬死落地行」,到下個財政年度仍會繼續申請工程費興建有關設施,屆時工程費可能更高。
議員又關注大橋通車日期,邱指無論大橋主體,以及三地政府負責的工程均有不同程度延誤,香港段工程並無拖累大橋整體進度,三地政府需研究完工日期,再向中央通報,由中央決定通車時間。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