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健籽】腦袋多垃圾 打側瞓 清得快

【科健籽】腦袋多垃圾 打側瞓 清得快

【科健籽:趣味科普】
睡眠質素和我們的幸福息息相關,睡得不好,除了沒精打采,更影響腦部功能和記性,甚至增加老人癡呆的風險。8月美國有科學家發現,不同睡姿會影響腦部清除垃圾的功能,間接引發種種腦衰退的老人病。科學家亦指側睡能助腦部清除垃圾,原來我們睡姿如何,腦袋的健康也必如何。

醫學界都知道睡眠質素差、失眠等統統都影響我們清洗腦袋的功能。我們在白天時,腦部特別活躍,但正正是這個時候,裏頭積存了種種廢物等待清洗。腦袋其實很聰明,有一個自動系統,懂得自己幫自己「洗腦」。今天的科學家相信,這個清洗功能,就在我們睡覺時啟動,近年還發現了一個極像淋巴系統的管導,稱為「類淋巴系統 (glymphatic system)」,中樞神經透過該系統得到清洗。之所以稱為類淋巴系統,是因為它有類似於人體淋巴系統的功能,把器官的毒素去除。當一個人睡得甜,類淋巴系統通過腦內的腦脊液,沖洗日間積聚在腦內的化合物,發揮其洗腦的職責,洗得不好,就有很多廢物如β澱粉樣蛋白(β amyloid protein)沒有洗掉,這些蛋白在腦裏形成的斑塊,就是導致老人癡呆(阿爾茨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的元凶。

早前有研究發現,除了睡眠質素,類淋巴系統在特定的睡姿,也能發揮不同作用,萬沒想到,睡姿不正確,腦裏的垃圾會沒法洗乾淨。人類有的喜歡俯睡,有的喜歡仰睡,有的則喜歡打側睡,但究竟哪一個睡姿最健康呢?紐約Stony Brook大學醫學院醫生班芬妮斯特(Helene D. Benveniste)教授8月發表的報告,指出打側睡,洗腦功效最好。她比較老鼠在不同的睡姿下,腦部對沖洗垃圾效率的影響。實驗預先在老鼠腦裏注射了顯影劑和廢物之最——β澱粉樣蛋白,接着教授把不同的白老鼠固定在某一個睡姿,有的仰睡、有的側睡、有的俯睡,然後再透過磁力共振成像(MRI),觀察牠們腦袋裏究竟有甚麼異樣。
最後她發現,側睡的老鼠清洗β澱粉樣蛋白最快,最有效率。至於仰睡效率次之,僅僅落後排第二,表現最差是俯睡,清洗過程最慢。教授相信側睡的睡姿對動物最好,但暫時還未有人體實驗證實(讓人學白老鼠長時間把自己固定在一個睡姿,的確不大吸引),所以只能以白老鼠作為參考,她認為人類大致也要打側睡,才能把整天積在腦裏的廢物好好的洗掉。對於有自動清洗功能的類淋巴系統的研究,至今還在起步階段,班芬妮斯特教授認為,只要再深入探討,或許能為根治其他神經系統的疾病,如柏金遜症等,提供線索。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懂得如何睡、如何休息,說不定是讓動物,甚至人類進化到今天模樣的其中一大關鍵。教授解釋,動物經過長年累月的演化過程,慢慢發展出打側睡的姿態,她說無論是人類、冬眠的熊、或是家裏養的寵物狗和寵物貓等等動物王國裏的成員,都在睡眠周期裏花很長的時間打側睡,目的可能就是「洗腦」。

三隻白老鼠,腦部同時注射了腦部垃圾β澱粉樣蛋白,最後發現在三個睡姿裏,側睡清除垃圾最有效率,其次是仰睡,最差是俯睡。資料來源:
The Effect of Body Posture on Brain Glymphatic Transport.

參考資料:
1. Benveniste H. "The Effect of Body Posture on Brain Glymphatic Transport." J Neurosci. 2015 Aug 5;35(31):11034-44.
2. Benveniste H."Brain-wide pathway for waste clearance captured by contrast-enhanced MRI."J Clin Invest. 2013 Mar;123(3):1299-309.

記者:陳以恒
編輯:李寶筠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