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通過後,騰訊(700)加快在海外拓展手機支付服務步伐,上月中向境外商戶開放,又傳出有意申請香港儲值支付牌照。微信支付總經理吳毅表示,今年QQ及微信支付用戶短短9個月內已增加一倍至2億戶,但被問到微信何時開放香港用戶使用微信支付時,他僅稱「盡快」。
事實上,微信支付在內地開始流行,用戶可在微信內發紅包或與朋友轉賬,亦開始「落地」在實體店透過微信支付消費。例如在廣州麥當勞,用戶點餐後,可以在微信個人賬戶內,點選「錢包」,然後選擇「付款」,微信將會自動發出一幅有條碼及二維碼(QR Code)的圖片,經掃瞄器認證後,用戶見到收費數目,輸入密碼確認即可完成交易。
雖然其付款步驟仍較使用八達通及Visa payWave等「一拍即付」麻煩,不過,吳毅指出,微信支付仍受國內商家歡迎,因其支付功能及商戶專頁,可助商家更了解其客戶,對留住客戶亦有幫助。騰訊昨日亦公佈,與香港華潤超市及VanGo便利店等逾200間「華潤系」門市合作,內地遊客可以透過微信支付購物。
用戶9個月增1倍
至於微信支付用戶可於9個月內急增一倍,他坦言「微信紅包」發揮重要作用,吸納大批用戶啟動微信支付,目前有超過一半微信活躍用戶已經連接個人銀行卡,或賬戶內已有餘額可以購物,而今年中秋節,用戶透過微信發放約22億封「網絡利是」,更較新年的10億封高1.2倍。
他解釋,平均每封利是會有5個人接收,但未有連接銀行卡的用戶使用利是內的款項會受限制,故可吸引用戶啟用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