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親筆填滿明信片 幫聖誕老人回信

【專題籽】親筆填滿明信片 幫聖誕老人回信

【專題籽:港情講趣】
處於鍵盤世代,字怎樣寫不緊要,知頭尾碼最緊要。不假思索打出字,甚至撿便宜複製貼上,冷的;一筆一畫執筆寫,心思不能呃秤,暖的。香港有四個大學生,在過去兩個聖誕徵集來信,再飾演聖誕老人,義務親手回覆,一張明信片寫滿字,寫的快樂,收的感恩。文字交流,今年再續,回歸小學雞年代的我手寫我心。

聖誕老人是世上最大的騙子,我細細個都被他騙過三五七年,禮物明明是爸媽買的。讀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四年級的李采穎(Diana)數年前也「受騙」。聽說芬蘭的聖誕老人會回信,她親筆寫了封信去,期盼等待過,只得到一封打印出來的「罐頭信」,信件滿是字,她卻只有失望。「以為至少有一兩句親筆回覆。」原來沒有,從來都沒有。「如果小朋友寫了很多心事,收到完全沒有回應的信,應該很傷心。」這引發她當個「找數」的聖誕老人,找來幾個兩肋插刀的友人,總之你寫我就回,規矩是明信片必須填滿。「郵心出發」這個組織就此成立。
「我們只靠facebook及instagram等社交平台宣傳,想不到第一年已收到150封信。」四個人密密覆,最後為了趕及截郵前送出祝福,還要開通頂。除了花時間回信,印製明信片、購買信封、郵費,合共要花近3,000元,完全是貼錢當義工,值得嗎?郵心出發成員許嘉寧(Keller)說:「我們覺得很有意義,做的時候很高興。想不到有人欣賞,記得第一次收到親筆寫的多謝信時,真的很興奮。」聖誕老人習慣送禮,角色轉換,收禮物原來比誰都高興。
借助科技之便,要送上祝福,手法可以層出不窮,用emoji砌個圖案、找張gif圖、send段片一樣得,可是他們相信文字的力量。Keller說:「現在有facebook、WhatsApp,打數個字很快,可能大家跟人說聖誕快樂的次數多了,但卻沒有文字的溫度,用文字是一件很有心思的事。」他們堅持手寫回覆,卻予人方便,讓大家在線上寫信,閱讀電子信件時他們一樣覺得溫馨。「有人會問聖誕老人一些有趣問題,例如『你有沒有想過減肥呀』,很搞笑。」有人從第一年開始就寫信給他們,而且不在聖誕期間,一樣跟他們保持書信來往。「看到有人連續數年寫信給我們,很鼓舞,代表我們真的在做有意義的事。」

許嘉寧(左)和李采穎覺得預備明信片、親筆回信、貼郵票寄出至對方收到,整個過程很奇妙,會堅持下去。

可愛的明信片是他們找人仗義設計,絕非一街都係的聖誕卡,很有心思。

活用專科所學 輔導生死傷痛

他們收到的信九成都是高高興興的,但也有人把他們當訴心聲對象。Diana說:「大家會把聖誕老人當作樹洞,有人傾訴讀書壓力、感情問題,也有再深入一點的,提到親人離世。」念輔導及心理學的她正好把自己所學應用。「會盡量安撫他,給他希望及鼓勵。」有些人就是對着不認識的人,才能把壓抑的感受道出,聖誕文字義工擔當了這麼遠那麼近的療癒者。
今年收到的信至今已400多封了,叫他們即席回覆,不知道的話會以為二人在溫習和做功課!他們像考DSE般埋頭苦幹,又會商量用字,空氣中瀰漫濃濃心思。去年他們召募了近200個義工覆信,信很快便覆完,但他們還是享受覆信的時光。所以今年他們只招募30位義工,跟他們一起入camp三日兩夜覆信,還找來專業社工分享文字輔導技巧。
問他們將來畢業會否繼續化身聖誕老人,答案是異口同聲的「一定」。文字萬歲,感激有人為這個城市,用文字織溫暖牌頸巾,希望每逢佳節都咁warm!

芬蘭聖誕老人冷冰冰的電腦打字列印信件,引發他們親筆回信,舉辦「聖誕傳情」活動。

去年近200名義工一起回信,每人只覆到數封信,所以今年大幅減少義工數目至30人。

郵心出發
http://mymailbox852.wix.com/home

西九開檔收信

12月13日(今周日),郵心出發團隊會到西九文化區參與「自由約」活動擺攤收信,讓大家即席寫信。同場還有觸執毛樂隊主音Jan Curious的版畫作品展。

動手寫卡送祝福

睇戲都可以寫聖誕卡送人。現於UA院線票房買飛睇戲,可獲3D立體卡一張,在卡上寫上祝福,就可於戲院郵筒免費寄出,快捷方便!想在平安夜前讓對方收到,記得要在12月20日前寄出啦。

記者:葉青霞
攝影:鄧鴻欣
編輯:李寶筠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