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商實質影響有限

發展商實質影響有限

【姿態居多】
地產商透過旗下財仔為樓盤提供高成數按揭,令財力稍遜的市民亦可上車,進一步「搾乾」市場購買力。此舉雖有助地產商在淡市中「散貨」,帶動賣樓收益,但同時卻要面對資金回籠減慢的弊端。有外資行分析員認為,金管局想透過銀行向財仔「查數」這動作,對地產商實質影響不大,惟市場會關注地產商資金回籠減慢情況。

資金回籠或減慢

今年第三季開始,多間地產商陸續為旗下樓盤提供高成數一、二按,吸引準買家上車,首幾年提供低息或定息優惠;但其後息率卻較高,若未來樓價急跌,買家或無足夠財力清還貸款。不過,高成數按揭業務對財雄勢大的地產商而言,信貸風險卻很有限,因地產商資金成本低,其提供的按揭息率亦顯著高於市場。
巴克萊早前發表報告,截至6月底止,多間地產商的按揭應收賬佔總資產比重均不足1%,尚未帶來風險問題。
有外資行分析員認為,地產商推出高成數按揭,市場關注其資金回籠減慢情況,「這問題會逐漸在股價上反映出來。」至於金管局「出手」,他相信只是想「嚇一嚇」地產商,實際操作上難有成效,故政策風險不高。
近月地產股表現疲弱,其中近期在元朗有新盤交鋒的長實地產(1113)及新地(016),10月底至今股價已累跌逾11%;至於恒地(012)旗下旺角利奧坊.曉岸,較多買家向地產商的財務公司申請一、二按,集團股價亦較10月下旬時回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