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成長路:自閉症兒童有覺好瞓

青葱成長路:
自閉症兒童有覺好瞓

自閉症兒童普遍有睡眠問題,即使到了晚上仍不肯睡覺或淺眠易醒,不少有半夜哭鬧和發噩夢的情況,有父母以為問題會隨着孩子成長消失而沒有正視。若孩子持續睡眠不足或質素不佳,不單對家人造成困擾,更會令日間行為問題惡化,影響社交溝通,形成惡性循環。
要改善孩子的睡眠問題,應先從行為矯正策略入手。孩子臨睡前要避免以下的活動:使用電腦/手機,因電子產品釋放的藍光,會抑制能幫助入睡的褪黑激素分泌,減低睡意;睡前3至4小時進行劇烈運動;吃得過飽或喝汽水;玩得太刺激致情緒高漲。另外,要留意睡眠環境是否舒適,如睡房的光線、溫度、顏色、聲音、觸覺等。
此外,為孩子建立一致的作息規律相當重要,首先掌握孩子上床睡覺的最佳時間,例如何時開始上床/開始有睡意/入睡,晚上就寢的時間應與自然入睡的時間一致。至於要睡多久則以自然醒為標準,3至6歲幼兒平均需要10至12小時睡眠。
孩子到了4至5歲便不再需要午睡,能將午睡融入晚間的睡眠,所以下午4時後或晚上睡前4小時不應再小睡。無論睡眠質素如何/翌日是否假期或上學/能否按原定時間睡覺,家長應讓孩子堅守這套睡眠規律。另外,又可輔以視覺日程表,利用孩子照片作為日程表的主角,讓孩子代入並跟從。只要孩子起床時間越規律,睡眠質素也會越好。
不少孩子睡前要父母伴睡才肯睡覺,半夜醒來也需要他們陪伴才可再入睡。家長可嘗試以逐步消退方式挪開這些入睡條件,例如由伴睡改為坐在旁邊,或者遠離孩子睡床,即使他們吵鬧也要狠下心腸刻意忽略,並持之以恒,一旦孩子有改善情況,應予以即時獎勵以增加推動力。如使用行為矯正策略6個月仍未見改善,便應尋求醫生意見。

隔周四刊出
撰文:協康會專業教育及發展學會榮譽顧問李民瞻教授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