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解散資料研究部分析員:大市交投挫 減成本合理

港交所解散資料研究部
分析員:大市交投挫 減成本合理

【本報訊】港股由「大時代」千億交投跌至昨日762億元成交額,令港交所(388)盈利能力漸受挑戰。本報獲悉港交所周一已解散資料研究部,服務逾20年的主管夏理遜(Matthew Harrison)亦被裁,即日離開。
記者:黃翹恩

有分析指港交所「減省成本好合理」,瑞信則繼續唱淡跑輸大市,目標價170元。昨日港交所收報203.6元,跌1.26%,與大市同步。

港交所解散資料研究部牽涉約10人。 何家達攝

巴曙松代替部份研究工作

據知今次牽涉人手約10人,年終考核後部份人離職,亦有因應集團架構重組而更改工種,例如市場研究漸趨電子化,部份工種已被淘汰。部門尚有一半人手分散留任集團不同崗位,意味該部門正式解散。資料顯示,夏理遜93年加入港交所,服務22年,估計已接近退休年齡,但港交所發言人不評論人事安排,指公司不時檢討組織架構,以確保編制配合業務發展需要。
資料研究部原屬「企業事務部」,主要為港交所進行投資者及市場調查等工作。港交所4月委任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為首席經濟學家,據悉可代替部份研究工作。
去年11月滬港通啟動以來,港交所專注擴大互聯互通市場,行政總裁李小加今年7月亦「無懸念」地續約三年至2018年。撇除是次變動,今年港交所已三次重組架構或高層人事變動,例如4月新成立「內地事務科」,由前內地業務發展部主管毛志榮與2013年3月加入港交所任高級顧問的李剛,共同擔任主管。至11月再次重組架構,李剛與現任環球市場主管羅力(Romnesh Lamba)出任新的「市場發展科」聯席主管,負責國際及內地所有收入來源及產品開發。

瑞信唱淡 目標價170元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認為港交所業務獨特,管理架構簡單,「出大錯機會率好細」,人事變動並非令股價受壓的主因,反而交投在第四季續惡化,重組架構「減省成本好合理」。君陽證券行政總裁鄧聲興則認為港交所受惠新股上市費用,交投雖淡靜,料可幫補交易徵費收入,而且市場仍預期深港通啟動,故股價「好硬淨」,一直企穩200元樓上。
港交所「淡友」瑞信不改本色,昨日再發報告維持跑輸大市評級,更削盈利預期1至2%,目標價維持170元,即比昨收市價低16.5%。
該行指,股市佔港交所收入45%,11月日均交投按月跌5%至750億元、12月至今稍改善至760億元,預期深港通明年第二季宣佈開通,隨後3至4個月可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