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影壇首席俊男逝世,鋪天蓋地的報導幾乎無一例外,都提到遭他辜負的已故離異妻子,許多版面還用當年他們如膝似膠的照片打頭陣,清官難審的男女瓜葛,為女方抱不平的群眾幾十年後記憶猶鮮,這樣無奈的所謂最後勝利,真教人有種往事只堪哀之感。我非常驚訝他享年七十,算一算,六十年代引得東南亞觀眾流晒口水的時候,原來不過二十出頭,比法國的阿倫狄龍更卜卜脆,小鮮肉美名當之無愧。他作品中我最難忘的一部,不是伙拍甄珍的《寂寞的十七歲》,也不是金馬得獎片,而是邵氏出品潘壘導演的《落花時節》,由頭到腳帥得只應天上有,換了我是寶島玉女,也會罔顧親朋戚友勸阻,視「浪子萬萬不能嫁」若耳邊風,有花堪折直須折。反正醜樣男也未必不變心,衰起上嚟沒有最狠只有更狠,憑什麼要為不着邊際的天長地久斬腳趾避沙蟲,放過眼前精壯多汁的唐僧肉?
實用主義者的心思非常單純,從前有首歐西流行曲叫《愛你的人不在身邊,就愛你身邊的人吧》,被我奉為行走江湖處變不驚的座右銘,遍地芳菲歡樂年年。蔣芸女士以「七零八落」形容李麗華世紀盛宴嘉賓人選,感嘆拍得住天皇巨星的同代人如今安在,果然不脫才女本色,令食肉獸黯然神傷的卻是另一種凋萎,常常為轉瞬即逝的青春男體默默垂淚。剛剛在二手影音店找到一隻《飛虎奇兵》光碟,封面一字排開的王敏德、鄧浩光和鄭浩南,一九八五年都是貨真價實的小鮮肉啊,雖然不像柯前輩,被台灣《蘋果》以活潑的「菸酒不拒」批注前半生,光陰大神到底手下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