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以後派利是或者不再需要利是封。東亞銀行副行政總裁李民橋今日出席一項活動時透露,將於農曆新年前推出「i利是」,意味親朋戚友未來只要用手機輸入對方電話號碼,20元、100元轉眼過數到對方手機使用。不過,專家料難取代傳統利是。
東亞表示,i利是初步擬定金額,由港幣5元起,至最大面額1,000元,其他單位包括10元、20元、100元、200元、400元及500元。
可在櫃員機領取
i利是的概念與內地流行的微信錢包相似,即是將手機應用程式(App)與電話號碼「綁定」,東亞客戶可在App上輸入指定銀碼及對方電話號碼,並選定利是封顏色及祝頌語,即可將這個電子利是傳送予對方。
若非東亞客戶,要到提款機以無卡提款,或兩個工作天後於非東亞銀行賬戶收款。所謂無卡提款,即非東亞客戶到提款機時選擇「無卡自動櫃員機提款」一項,收款人輸入提款號碼,再輸入付款人提供的驗證碼,手機再會收到一次性密碼,輸入後即可拿到利是錢。
中國內地、新加坡等地,以手機進行個人對個人(P2P)轉賬已經相當盛行。金管局9月初時修改銀行監管指引,容許銀行利用手機進行快速轉賬,不用雙重認證,兩日最多可轉賬3,000元,東亞為首間香港銀行在港推出相關產品。
李民橋表示,希望客戶在農曆新年前可以使用,但該行並未因而放棄傳統利是封,未來仍會準備3款傳統利是封予客戶。
中大商學院助理院長李兆波則認為新技術未必有人會用,「其實人係感性動物,希望收到實實在在嘅利是,好似卡片其實可以電子化好耐,但大家都係希望收到紙卡片,而唔係電子卡片」。
■記者周家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