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衷心多謝骨髓捐贈者,喺我人生最灰嘅時候,重燃希望!」今年7月成功接受骨髓移植手術的家聲(44歲),本身患淋巴癌第四期,骨髓移植手術是唯一生機。他感謝捐贈者無私奉獻,令他生命重新編寫。他亦感謝「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早前轉交讀者捐助的30萬元善款讓他購買自費標靶藥接受治療。現時雨過天青,仍在復元階段的家聲,正學習電腦繪圖,希望康復後重投社會,自食其力。
記者:陳達浩、劉秀蘭
7月3日是家聲人生最重要日子,那天他被推進手術室進行骨髓移植手術,他坦言手術前心情忐忑,「心情一半一半,好緊張同擔心,唔知會唔會成功」。結果他大步檻過,醒來是另一個世界。
手術後,家聲在醫院隔離病房住了兩個月,卧床靜養期間他收到骨髓捐贈者的慰問卡,卡內寫着:「祝你早日康復,身體健康,唔好放棄。」卡內雖沒署名,但家聲坦言感受到對方的關懷,無盡感激。
家聲本是印刷工,去年三月確診淋巴癌,體內長出6粒腫瘤,最初接受化療醫治,可是病情反覆。今年初,醫生建議他使用兩次高劑量的化療,一次殺滅體內癌細胞,但副作用是連同好細胞亦一次殺清。院方安排他接受化療後,再接受三針共30萬元的自費標靶藥治療。同一時間,院方替他覓得適合骨髓,待他完成標靶治療後,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當時,《蘋果》報道家聲的困境後,獲不少讀者市民捐助支援,共籌得30萬元藥費,讓他進行骨髓移植手術。家聲接受手術曾留醫隔離病房兩個月,其後出院回家,但當時他免疫力是零,像初生嬰孩一樣,需要在無菌空間休養,經過靜心休養,他逐步康復。他憶述:「醫生話我可能要打返晒以前細個打過嘅疫苗,例如天花、牛豆針等。」又感謝家人在他患病及康復期間的照顧。
現時,家聲康復進度理想,每隔兩星期定期覆診,每次都要檢驗白血球數量,並發現白血球數量持續上升,有望回復正常水平,現時每日他需服食抗排斥藥,預計服藥期最少一年。他指,明年初再度化驗骨髓,便知康復進展。
家聲的80歲母親因患腦退化,已獲安排入住安老院,他現時靠綜援生活。重拾生命,他希望自食其力,現時在家學習電腦繪圖程式,希望康復後,從事相關工作,養活自己。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派出關顧主任了解「家聲」的情況後,得悉他已順利完成骨髓移植手術,家聲感謝讀者市民善心捐助,讓他重獲生機。「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將繼續跟進家聲的康復進度,祝他早日康復!
「家聲」暖流編號:C3866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專頁: http://bit.ly/facebook_adcf
蘋果基金YouTube頻道: http://bit.ly/youtube_adcf
蘋果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如捐款至指定個案,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捐款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蘋果日報》亦捐出1%盈利予基金,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然而個別受惠人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繫,甚或受惠人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