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促取消創板IPO全配售

會計師促取消創板IPO全配售

【本報訊】創業板新股炒風旺盛,立信德豪董事林鴻恩表示,現時創業板二級市場風險大於一級市場,與當初制定創業板原意不符,散戶易接火棒,若監管機構希望解決創業板股價大幅波動問題,他建議取消創業板全配售機制,與主板要求看齊,例如規定約10%作公開發售,使一般散戶亦可參與。
截至12月9日,創業板今年共有31間新股上市,立信德豪擔任其中6間的核數師。林鴻恩指出,今年所有創業板新股皆選用全配售方式上市,全配售機制有其歷史原因,是在成立創業板時為高風險股份提供的選擇,「𠵱家卻變成了行規」。

保障散戶原意蕩然無存

由於散戶不能參與IPO,只能在股價炒上後在二級市場接貨,變相承受更大風險,機制原為保障散戶的原意已蕩然無存。
林氏指,公開發售可增大股東基礎,起碼散戶可公平地在一手市場參與並受惠股價升幅。由配售轉至公開發售,發售時間只會由現時的一星期,稍增至兩周或10天,與銀行合作處理收票事宜等或增加1、200萬元成本,總成本只增約5%,「是值得付出」。
另外,該行估計明年本港主板有70至75間公司上市,創板則有25至30間,總集資額約2,000億至2,200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