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公司正值多事之秋,為咗高鐵工程延誤與超支,被迫為特區政府孭重飛,承擔高鐵工程費用封頂之風險,將來若再有超支,由港鐵負責,大股東(特區政府)可以當冇事,但小股東就有冤無路訴,故此南早專欄作家,昔年著名分析師Jake Van Der Kamp為文呼籲港鐵小股東在明年二月一日股東大會投反對票。左丁山覺得基金股東,新散戶股東或會如此,但買落港鐵好耐嘅散戶,相信一定為咗4個4特別股息,投贊成票。
高鐵還未解決,沙中綫又話會超支、延期,以至承建商有巨額索償。因有一連串基建工程發生此等事情,條數幾襟計,連埋他日之第三條跑道,總費用如果估計話係三千億元,冇人會買下盤。
肥仔K聽咗一個電台節目,一位主持人話啲60後70後人士成日講發展、講基建,耗費大量金錢,他日或者係由啲80後90後嘅年青一代付鈔,故此青年人應對基建有發言權多啲發聲(反對吖嘛!),肥仔K問咁講法啱唔啱,今日基建由「老人」(五十歲以上)揸弗,是否真的會累及年青人(30歲以下)?
當然唔啱啦,以今天香港特區政府嘅會計制度,係「現金入帳」式(Cash Accounting),所有基建工務支出,由庫房出數、有幾多使幾多,若有盈餘,就撥落儲備,如有赤字就由累積儲備填數。現時之政府財政儲備係由今天的老人幾十年交稅交出嚟嘅,今日政府使費,係由納稅人付出,納稅人之中,又以老人為多,青年人為少,故此今日高鐵、地鐵、第三跑(其實由用者自付)嘅費用與今天年青人嘅荷包,無大關係。如果以外國經驗睇,大基建項目多由政府發行公債集資,公債分二十至三十年償還,還款來源來自經營收入或稅收,咁嘅情況下,今天之年青人在未來三四十年交稅,就係替政府還債,但香港情況並非如此,香港特區政府嘅公債甚少,年期又短,今天之年青人完全唔使驚為左丁山一代老人家孭債。現在嘅真實情況係五十歲以上嘅納稅人交咗幾十年稅,令政府存有大量盈餘,支援基建,大工程落成後,邊個使用?咪係今日之80後90後囉,左丁山一代用得幾多年吖,直情係明益今天之年青人,故此上述電台節目主持人係捉錯用神。如果香港真係成立全民退保制度,咁就係今天之年青人在未來30年孭重飛嚟益啲老人嘞,左丁山會騎騎笑,但又好擔心佢地孭唔起。主張及擁護全民退保之人必須向今天之年青人解釋清楚跨代債務問題,唔好誤導天真年青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