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票 碎股黨借灰色地帶搵食

種票 碎股黨
借灰色地帶搵食

【財技多多】
金融圈經常想出層出不同的財技,令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其中有股東為了增加投票勝算,會拆細股份,再透過不同的「人頭」於股東會投票贊成,俗稱「種票」,當中以2008至2009年爆出的電盈(008)私有化「種票」案最經典。
當年電盈大股東提出私有化計劃,但於投票前被媒體踢爆,其股東名冊在短時間突然湧現334名有1,000股(1手)電盈股份的股東,當中有116名更是與電盈大股東關係密切的富通保險經紀。事件令人懷疑有人「種票」,證監會介入電盈私有化的法院聆訊,最終否決本已通過的私有化計劃。

檢討上市政策 恐有「過牆梯」

事實上,當時要通過私有化交易,除了不能有多於10%股權的小股東反對之外,還有「數人頭」規定。2014年3月實施新《公司條例》已廢除「數人頭」,但只適用在港註冊成立的所有公司。
除了「種票」,亦有投資者將一手股票的股份打散由不同人士持有,即「碎股黨」,這群投資者多喜歡在供股活動中利用公司優先補足一手申請處理機制,大量申請額外補足一手股份,當供股完成獲分派股份,便能賺取供股價與市價差額。
縱有《證券及期貨條例》及《上市規則》監管,但仍有不少人愛走進灰色地帶「搵食」,近日證監會高層輪流公開表示要重新檢討整體的上市政策,但相信都是「張良計」與「過牆梯」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