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疲弱進口資料反映了內地需求的放緩。倘若因此認為中國將進入經濟衰退,恐怕有些反應過度,因為進口下滑的主因可歸咎於價格走低。此外,這也是中國製造商在減少對進口原料的依賴程度之下,轉向內地供應商所造成的結果。
中國的進口需求無疑正在趨緩,其下滑幅度和內地需求的衰退呈現亦步亦趨的狀況。但其走弱的程度並不如名義整體資料那麼嚴重,有部份原因是由於中國製造商逐漸轉向「對內採購」。
中國的進口表現並未出現崩潰,其表現持續欲振乏力,正好和工業生產的放緩與眾多本地產業的庫存大幅修正相符。而且,如同先前曾經提到,服務業的增長應可避免整體經濟陷入衰退。
儘管如此,隨着中國經濟持續轉型,近年過度依賴對中國出口的外國產業,與國家在未來的一段期間內,可能仍需面對艱巨的挑戰。
中國的整體進口價格年增長率自2015年以來就持續呈現下滑,在過去幾個月期間大約衰退了13%至15%。如果將第一季農曆新年假期變動較大的資料扣除,進口量的增長率自年初以來基本上維持在0%左右。聯博不認為能在短期內會看到顯著的復蘇,但亦非市場所預期的那種崩潰局面。
如果將進口按照產品類別加以區分,似乎可以看到工業生產衰退與庫存修正的趨勢。基本上,所有主要重工業相關領域的需求都有所放緩,機械與設備的需求也不例外。
但原油進口量是其中的例外,其增長率在上一季達到了雙位數。這和全球原油價格近來的復蘇趨勢一致,其強烈顯示中國正重新開始採購原油,策略性地建立儲備。
中國還公佈了兩項非常有用的進口相關資料:分別是與內地需求相關產品的進口量和與進一步加工組裝相關產品的進口量。以數量的角度而言,內地需求的進口量符合聯博預估的內地需求水平。兩者都展現出疲弱的趨勢,增長率在0%左右盤旋,出口產業的進口量則較去年上升的水平為低。
在此趨勢背後所呈現的是穩定的結構性變化,亦即中國製造出口業者對進口加工原料的依賴度降低。製造業供應鏈的內地採購(相對於對外採購)增長似乎正逐漸紮根。這個較長期的趨勢對海外供應商在中國的銷售業績增添了更多周期性壓力。
(資料截至:2015年12月1日)
AllianceBernstein聯博
本文所載資料為 AllianceBernstein L.P.或其聯屬公司之觀點,截至本公佈日期,相信相關資料來源乃屬可靠。投資涉及風險。AllianceBernstein L.P.對任何數據的準確性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保證。並不保證本材料所載任何預測、預計或觀點將會實現。過往表現不保證未來的業績。本文所示觀點於本公佈日期之後可能隨時發生變化。本文件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AllianceBernstein L.P不提供稅務、法律或會計建議。其不會考慮投資者個人的投資目標或財務狀況;在作出任何決定之前,投資者應就其個別狀況諮詢適當的專業人士 。本資料不得被視為銷售或推廣材料,或購買或出售AllianceBernstein L.P.或其聯屬公司所發起之任何金融工具、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或招攬。AllianceBernstein及AB標誌為註冊商標及服務標記,須獲得其擁有人AllianceBernstein L.P.的批准方可使用。
香港讀者謹請留意:本文件未經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核。本文件之發行人為聯博香港有限公司。
本文觀點不構成研究、投資意見或交易建議,且未必代表聯博投資組合管理團隊的觀點。
©2015 AllianceBer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