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1月份中國外滙儲備按月跌872億美元(約6,802億港元),至3.4383萬億美元,為2013年2月以來最低位,遠低於預期。有關跌幅亦是有紀錄以來第三大,一度拖累人民幣離岸價(CNH)跌逾280點子,至三個月以來低位。銀行界認為,11月歐元貶值4%,加上人行上月干預人幣滙價規模或較預期大,均為外儲下跌原因。
記者:黃珮琳
人幣離岸價昨日呈跌勢,外滙儲備數據下午一出,跌勢即加劇,一度貶至每美元兌6.4749元人幣水平,最多跌289點子,截至晚上9時30分,滙價才略為回順至6.466。而在岸價(CNY)則收報6.4082,按日跌80點子或0.1%,兩地價差為578點子。
中國外滙管理局公佈,11月外滙儲備大減873億美元至3.4383萬億美元,低於預期的3.4925萬億美元。截至11月底止黃金儲備亦減少38億美元,至595億美元,為四個月新低。
估計受累歐元貶值
外管局無公佈外滙儲備貨幣組成部份,惟市場估計非美元資產約佔三成,11月份美滙指數升3.4%,其他貨幣受壓,歐元當月貶近4%。上商研究部主管林俊泓估計,歐元貶值導致中國當月外儲賬面損失達350億美元。
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前夕,人行沽美元買人幣,以致兩地滙價表現平穩,恒生(011)執行董事馮孝忠認為,人行「托市」為外滙儲備下跌的另一主因,惟目前難以估計人行用於托市的總量,只能說托市規模或較市場預期大。
外滙儲備下跌,多數被視為「資金外流」,馮孝忠表示,一定有資金外流,不過也可能是企業「走出去」投資,單憑外滙儲備跌幅,難分辨當中有幾多屬企業到離岸市場投資,多少是真正的資金外流。
人幣明年恐見6.75
然而,中國外滙儲備跌幅多於預期仍然「嚇窒」市場,林俊泓表示,本港昨日拆息回落,市場沽空人幣成本亦下降,故昨日早上已陸續有人幣沽盤,外滙儲備消息一出,市場擔憂資金繼續流出中國,止蝕盤亦趁機湧出,故拖累離岸價跌至6.4734水平,為9月7日以來低位。
現時兩地價差擘闊近600點子,卻未見人行干預,林俊泓稱,市場一直在測試人行底線,不過人幣納入SDR後,人行「干預水平」向下移,即意味人行容許滙價繼續輕微貶值。該行預期人幣離岸價年底見6.48水平,明年底則再貶4%,至6.75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