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紳商勾結到官紳勾結 (自由撰稿人 周信) - 周信

由紳商勾結到官紳勾結 
(自由撰稿人 周信) - 周信

丁權轉讓在新界已有數十年歷史,不少低密度豪宅及別墅都以這種手法建成。新界的原居民把丁權轉讓予地產商,本來完全沒有問題,但在售出丁權之前或後,串同發展商虛假聲稱個人符合「有權有地」的原居民資格,代地產商向地政總署申請丁屋建屋牌照,如今被法庭裁定串謀詐騙罪成,發展商與居民均須判囚,令整個套丁的交易制度幾即時全面崩潰。
過去套丁的合約從不公開,買賣雙方貨銀兩訖後心照不宣,直至地政總署批出所有文件,方才曝光正式記錄在案;這次因為有人中間抽佣,復轉為控方證人,令套丁的秘密合約曝光,令一個「行之有效」數十年的買賣制度被徹底推翻,也令新界不知多少原居民領袖的利益受到重大影響,因為法官明言,政府在處理丁屋建屋牌照過程時,對申請人採取「信任制度」的一貫做法已證明行不通,而地政總署亦會借鑑本案例的經驗,加強與執法部門合作跟進可疑個案。
此案判決一出,套丁的發展商莫不考慮立即打退堂鼓,不敢再以身試法;仍未售丁權的原居民則可能見財化水,除非能找到土地及資金興建村屋,由此可見這個案例影響的龐大及深遠。鄉議局自認是維護新界原居民權益的最具代表性組織,當然不會對這案例坐視不理,早已草擬對策,在法庭宣判當日即在報章刊登聲明,一方面表示高度關注安撫群情洶湧的原居民,另一方面亦須趁機向政府展示不滿及準備全力還擊。
不過,由於鄉事派份屬建制主力,政改方案投票也要「等埋發叔」,不欲發叔留下缺席投票失職污點,所以即使原居民的憤怒與不滿其實經已一觸即發,那些與特首視如兄弟的鄉紳領袖還極力保持表面克制,甚至公開勸喻一眾鄉里必須「營造良好的討論環境」。
鄉議局的立場十分鮮明:這是一場與特區政府進行的政治戰,「神又是我,鬼又是我」,我最後會反手為雲還是覆手為雨,得看政府如何回應出招,如果不能「撥亂反正」,新界原居民一定不惜一切玉石俱焚。如今「先禮後兵」,最主要的目的是證明鄉議局仍然是原居民的代表,只要局中領袖振臂一呼,保證所有村民即會四方響應。

梁連任需鄉事派支持

另一方面,不論是案中的辯方律師以至今天的鄉事代表,向村民解釋他們「據理力爭」的證據時,一定引用2007年時任發展局長林鄭月娥致函當時的鄉議局主席劉皇發,聲稱即使申請人違反有關條款,致令地政總署收回有關地段,仍不會將原居民刑事定罪,因為原居民一向相信套丁不會犯法;這次聆訊未宣判前,不少當事人還以為可以罰款了事或緩刑,沒有人會想到最後竟要鋃鐺入獄。
林鄭當然對此保持緘默,以免講多錯多,但明顯經此一役,她的仕途經已行人止步,下任政務司長以至特首都再無緣問鼎;但對梁特首來說,這個政治的最新發展卻絕對是個正中下懷,求之不得的好消息。林鄭對此案的定罪及判刑,當然有口難言,早前她已明確表示任滿後即會退休離開官場,如今大家都會明白,為何她近日的一言一行都已遠離政務官的常態。
梁振英競逐連任,一定需要大選舉團內鄉事及建制派的支持,他的民望高低及原居民會否有激烈行動還屬其次,鄉議局一早看清他的需要,所以並不急於擘面,反之還事先張揚會「營造良好的討論環境」,因為眾鄉紳清楚知道,他們的宣傳目標及游說對象其實不是梁特首而是中共中央政府,為了不讓習主席以至港澳辦留下惡劣印象,不肯向梁特首施壓,發叔教落一定先「以德服人」以退為進,以合作、務實、理性、有理的形象出現,無謂引起民意反彈,令中央愛莫能助、欲幫無從。
鄉議局自稱責無旁貸,決心向涉案村民提供上訴的所有支援,並旁及其他協助和關心;這份義氣與豪氣,日後在鄉議局的地頭一定此起彼落,梁特首當然避嫌不會出席任何「撐村民、保權益」的大會,但私下為了安撫鄉事代表及他日公開談判時各司其職,一定會透過中間人去擬好劇本方才正式回應。
官紳勾結是官商勾結的另一章,這次「進退兩難」的持份者出奇的多(人數肯定超過所有新界原居民),香港無一事不政治化,信焉!

周信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