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場執筍貨須做足功課

拍賣場執筍貨須做足功課

【專家提醒】
拍賣行經常驚現平市價單位,由五折樓至九折樓都曾出現,然而往往存在缺陷,包括凶宅、半契樓、無契樓、未交吉單位等,建議準買家事前做定功課。
環亞物業拍賣董事總經理曾傑俊表示,市民經常以為拍賣行有筍貨執,好多人又覺得銀主盤會平,其實銀主盤開始唔會平賣,以市價放售,只不過經過三、四個月,單位賣唔出,或有缺陷,陸續減價,減幅達到15%,「一定是有啲隱憂,啲人睇完係唔鍾意嘅」,所以銀行被迫低價成交。

或拍賣凶宅及無契樓

其他問題包括凶宅、無契樓及未交吉單位,分別較市價打七折、八折及九折。較市價折讓最多單位為半契樓,曾見低過半價出售,如某單位半份業權持有人被財務公司追債,被迫拍賣套現,對於新買家而言,「這半份契冇用,要同另一半業權持有人傾偈,究竟收租、買埋半份或賣埋半份業權?凶宅買咗都叫有得住,呢啲買咗隨時冇得住。」
至於拍賣物業開價往往訂得比市價勁平,曾傑俊不諱言,開價是拍賣行的宣傳手法。他舉例:「若單位市價500萬,業主點會畀拍賣行以430萬賣……其實客人睇完樓,做完估價,如估足500萬,都唔會覺得業主用430萬賣,但有機會賣平少少,如最終賣平二、三十萬,買家開心,而業主立場係市場放盤好耐,都冇人還價500萬,今日有470、480萬,起碼叫鬆一口氣。拍賣場係畀買賣雙方多一個渠道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