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女得主、中國藥物學家屠呦呦(粵音:優)已飛抵瑞典,即將領取諾貝爾獎。她於當地時間6日在記者會表示,擔心瘧疾在下一個10年氾濫成災,尤其是在非洲地區。她又呼籲,應共同努力關注瘧疾問題,盡力延遲瘧疾對青蒿素產生抗藥性。
84歲的屠呦呦憑研究青蒿素降低瘧疾的死亡率,奪本年度諾貝爾醫學獎。身穿黑色大衣、佩戴黃色絲巾的她,當日在諾貝爾大廳出席記者會,另外兩位醫學獎得主愛爾蘭裔科學家坎貝爾(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也一同出席。屠在記者會回答記者問題時指,過去幾十年來,在發生寄生蟲耐藥性蔓延後,多種抗瘧藥不得不退市。她三次提到自己工作尚未完成:「當初接受任務的時候,瘧疾的危害相當嚴重。那個時候,我沒有過多考慮其他的問題,只是一心想把任務完成。現在我感覺自己的工作還沒有做完,(青蒿素)耐藥性問題已經出現。得獎之後會怎麼樣?我從來沒有考慮過,也不太感興趣。」
屠強調,擔心瘧疾在下一個10年有可能氾濫成災,特別是在非洲地區,「我一直在呼籲,在世界衞生組織的框架下,所有關注瘧疾的各方應共同努力。」屠還向諾貝爾博物館捐贈一本名為《青蒿抗瘧研究》的書籍,並按傳統在諾貝爾博物館咖啡館的椅子上簽名。
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