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TSA是扼殺孩子的怪物必須叫停 - 盧峯

蘋論:TSA是扼殺孩子的怪物必須叫停 - 盧峯

就在那位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在悠閒的享受放假的悠閒(據說在日本欣賞漫山紅葉與秋意)時,數以萬計本地小學生每天都在挑燈夜戰,趕緊完成TSA的補充練習,趕着重複又重複回答跟TSA考試相關的題目。不要說賞紅葉,連吃飯也得三扒兩撥吃完,連窗外是暮色四合還是天光大白也分不清。
就在那位吳局長誇耀自己如何每天看30本書刊(主要是雜誌)之際,我們只有十歲不到的孩子卻連看一點有趣的書、漫畫也沒時間,只能像機械人那樣反覆操練TSA習作,笑容笑臉都給淹沒了,只剩下疲乏與疲乏,學到些甚麼有用受用的東西只有天曉得。
根據局長、教育官僚及建制派議員的說法,TSA不影響學生升學及成績,跟收生無關,所以不需要操練,也不應該對學校及學生構成壓力。這樣的解釋只能說明這些官員、議員們信口開河,完全離地,不明白學校、學生、家長的真實情況。自從十多年前引入TSA成為政府量度學校水平及「補底」的工具後,跟TSA相關的操練就不斷增加,逐步走向失控邊緣。
為了應付小三的TSA,不少剛從幼稚園踏進小學的五、六歲小孩子就被迫開始放棄其他學科、學習興趣,集中力量催谷中、英、數幾個主科。按TSA試題設計的習作一本又一本加上來,重重壓在學生以及家長身上,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他們連這樣的情況也不知道還說在搞教育?還說在幫助學生成長?

教局施壓致操練

其實,家長早已怨聲載道。在不同的公聽會,在教協的論壇,在學校的活動中,家長一個又一個在哭訴孩子的生活被TSA扭曲了,成長被TSA習作窒息了,家庭生活被TSA扼殺了,只剩下無盡的重複練習。不過,家長們太良善了,他們以為自己的投訴以至哭訴很快會受到重視,可以促使政府及學校當局調整做法,減輕孩子的壓力,他們也不希望來甚麼激烈抗爭或rock the boat,讓孩子受到不必要的壓力。可惜,家長們的善意、好意被視為無關痛癢的呻吟,孩子受壓而蒼白的臉容無人理會,一切都business as usual,無窮的操練仍然繼續。直到近期,家長終於忍無可忍,發出要求廢止小三TSA的怒吼,要求讓孩子正常、愉快學習的呼聲。
然而,吳局長還是不理會,情願繼續外遊嘆世界也不肯盡快處理問題。教育局官員則依舊推推託託,只強調TSA沒有要求也不需要操練,明示暗示問題根源在家長、學校身上,彷彿他們可以隨時決定不再操練般。實情卻是,教育局的官員會不斷操弄TSA成績向學校施壓,要學校達標、超標,以示政府的教育政策成功「提升」學生能力,以顯示學生的水平或「分數」不斷改善。在這種有形無形壓力下,學校、教師怎可能不加把勁操練,學生、家長怎可能拋下TSA操練的重擔呢!教育局官僚不是在諉過於人,推卸責任嗎!

孩子福祉變鬥爭

更不堪的是,當家長忍無可忍把抗爭行動升級,要求政府及官員正視TSA的問題時,官員及建制派人物反應是把抗爭說成是政治陰謀,是試圖製造新的爭議話題影響剛過去的區議會選舉。其中行會成員、梁振英親信張志剛就公開批評TSA是政治事件,民建聯成員為了撐政府更不惜公開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講大話為TSA護航。梁振英政府以政治鬥爭為樂,把一切不同意見及爭議上升為政治鬥爭已是慣技,可孩子受苦受壓是千真萬確的事,家長憤而發聲更是為人父母不可逃避的責任,偏偏這些無恥的建制派中人卻要把孩子的福祉變成政治鬥爭,為此堅決不肯讓步,任由重擔繼續壓在孩子、家長身上。這種置孩子、下一代利益於不顧的建制權貴實在可恥,他們的良心大概真的被狗吃了嗎!
不管TSA初始的目標、想法是甚麼,經過十多年的實踐它已異化為壓迫以至奴役學生、家長、教師的「枷鎖」,它已成了扼殺而不是促進孩子學習、成長的「怪物」。當前首先該做的是擱置今年的TSA考核,停止有害無益的重複操練,重新評估類似考核的必要性及安排,讓五、六歲的孩子能重拾學習的興趣與動力。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