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炒股莊家疑「種人頭」 安排多位實名股東持股 實際股權集中

暴炒股莊家疑「種人頭」 
安排多位實名股東持股 
實際股權集中

【暴炒股專題】
滬港通以來暴炒股橫行,連證監、聯交所亦開腔檢討上市規則打擊。趁着代表作之一恩達(1480)明日上市一周年,本報翻查部份暴炒股股東名冊,發現同一批股東幾乎每隻暴炒股都榜上有名,亦有原始股東在半新股爆升數十倍仍堅持不沽貨。分析認為或為莊家「種人頭」掩眼法,但現行法例未能杜絕漏洞。
記者:黃翹恩 石永樂

電路板生產商恩達去年12月上市,今年5月7日無故爆升至102元,比招股價高82倍,惟同日急插42%收市,創暴炒股先河,之後集成控股(1027,前稱集成傘業)同樣是經典暴炒股之一。
據股東名冊顯示,恩達、集成各有約10名原始股東。由IPO起持有恩達至今,一手2,000股最高位賬面賺20.2萬元;集成曾高見過20.1元,較招股價升17倍,原始股東一手5,000股賬面賺9.5萬元(見另表)。

暴炒股由同一批股東持有

同時持有兩隻暴炒股或以上的股東大不乏人,例如一名報住觀塘曉光閣的原始股東持有1手恩達及1手集成、另一名報住馬鞍山利安邨的原始股東則持有2手恩達及30手集成,意味兩人原可套現29.7萬元及325.4萬元,但至今仍未沽貨。
另有一批以九龍及沙田中央郵箱為登記地址的曹姓(譯音)股東,同時「儲齊」暴炒股,包括均安(8305)、恩達、集成、KSL(8170)及港銀(8162)等。資料顯示他們並非原始股東,在不同時間追入,除KSL外,均醒目地在爆升前買入,至今並未放售。
《蘋果》記者上周四下午登門一名持有一手恩達、報住鰂魚涌南豐新邨的小股東,觀察所見家中膠袋雜物甚多,頗為凌亂,應門者沒否認股東身份,只不住反問「你做乜嘢?」記者問及不沽恩達的原因,她回應「做緊嘢、好忙(係咪睇好長線?)我……我……唔知啊。拜拜。」
有投行人士指,投資者於股票暴升時都不沽貨,有機會是趁IPO都入飛抽一手的「集郵」類散戶,但亦有可能是「人頭」,以營造股份有多位公眾投資者的效果。恩達及集成均於被證監會點名股權高度集中,持股量首20名股東分別代表兩股94.95%及99.02%股權。
香港財務顧問協會會長朱維鵬指出,由於上市時只需湊夠最低股東人數要求(創業板100名、主板300名),但每名股東持股多少卻沒規管,「個個揸住一手,挾個價上去」。「有默契」的投資者不受關連人士條例所限,朱指除非限制原始股東每人持股數量,否則無從改善。

莊家保管股票 防人頭沽貨

而莊家透過實物持股「種人頭」好處,是由莊家保管股票,防止「人頭」私自沽貨圖利。有投行人士稱,買入半新股的散戶多數是短炒,「又唔係咩大名股票諗住長揸,點解要實名揸呢?」中央證券董事總經理鍾絳虹對現象感奇怪,「炒嘅邊會揸實股票啊?一日炒幾轉,存倉都要時間,點都要一日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