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港股12月博食尾糊三大方向入手 贏面勝一籌

投資導航:港股12月博食尾糊
三大方向入手 贏面勝一籌

港股12月起步有好開始,截至上周四止仍有1.9%進賬,市場普遍期望悶局完結、再現基金粉飾櫥窗效應,引領大市向全年倒升路邁進。不過,本月中議息陰霾未掃前,資金暫仍傾向審慎,要穩陣地博年結月有機會炒一轉,從國策股、強勢股及基金股三大方向入手,贏面更勝一籌。

捕捉基金愛股 思捷值博率高

今年市況有如過山車,基金亦難言穩勝,即使年底也要作最後衝刺,投資者只要捉中基金愛股,搭一轉順風車其實唔難,當中谷底反彈的思捷(330),以及高位整固的安踏體育(2020),最具值博率。
先講思捷,經歷多年低潮後,最新業績終見曙光。截至9月底止第一季(6月年結),同店銷售竟意外增長10.8%,為2013年以來首次報升,撇除匯率因素,首季營業額亦只跌0.4%。主打的德國市場,同店銷售增長11.3%,歐洲其他地區增長更達13.3%,乃翻身的主要原因。
券商普遍看好思捷前景,其中瑞銀對集團改變策略予以正面評價,德銀更估計,明年業績有望扭虧為盈。事實上,思捷乃典型基金愛股,現時持股逾5%的基金包括Sun Life、Lone Pine、摩通等,股價在放榜大升一棍後持續橫行整固,候8.5元水平吸納,目標價坐九望十。

思捷經歷多年低潮後,最新業績已見曙光。 資料圖片

安踏概念十足

安踏體育今年雖累升近八成,但概念及業績均對辦,有力再上衝。論概念,公司早前宣佈與恒大足球學校、江蘇省體育局,以及國足主力鄭智合作,進軍足球市場,食正習大大足球夢;論業績,訂貨會連續十季錄得增長,預測市盈率雖達24倍,但屬於貴得有道理,候23元以下吸納,一旦突破前高位24.45元,可向27元目標進發。

資金捨弱取強 騰訊越戰越勇

大市累計今年仍跌半成,但主要科網股今年至少有三成進賬,今季開始發力的內房股普遍扭跌為升、今年暫累漲一至兩成。年結在即,有意見認為基金十大持倉勢捨弱股取強勢,以便向客戶交代,強勢板塊或在本月越走越強,當中面對MSCI納入中概股仍然屹立不倒的科網龍頭騰訊(700)及勢將輕易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潤地(1109),較值得看好。
MSCI中國指數將逐步納入中概股,有估計騰訊比重將由約12%降至明年中不足一成,惟騰訊截至上周四止今季表現持續企硬並錄得19.4%進賬,累計今年升幅有37.2%。高盛早前就在MSCI換馬後發報告撐騰訊,指集團有能力領導中國電腦及手機遊戲市場,目標價看202元,在大行中最牛,潛在升幅達三成。

潤地達標率高

至於潤地截至上周四累計今季已反彈24%,帶挈全年由跌轉升約一成,走勢大逆轉除了有賴內地政策大鬆綁及內地樓價走強外,潤地單計首10月銷售已有720億元人民幣,已為全年目標780億元人民幣的92%,為除恒大(3333)及保利(119)外,達標率最高的內房股,基金要追貨,揀潤地理據好充足。
此外,龍頭萬科(2202)今年未設銷售目標,但截至11月已錄2,282億元人民幣銷售,超越去年全年,雖然本月已有一成進賬、帶動今季升23%,惟相較綠城(3900)及恒大走勢仍算落後。

國策利好藥股 復星醫藥可吼

保障民生是每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涉及的內容,覆蓋扶貧、醫療、社保等範圍。2013年和2014年的會議,沒有特別提及醫改和養老保險內容,並非中央不重視,而是因每年會議都有側重點,例如前年重點為化解債務風險,去年重點則為扶持創新。內地的醫改和養老保險改革已經開展,被列入明年重點經濟工作任務的機會甚高,內險及醫藥有望成為大熱門的國策受惠板塊。
今年5月,國務院已經頒佈醫院改革試點,推動民營醫院及破除內地醫院以藥養醫的陋習,以免民眾再被迫買貴藥。如果今次中央經濟會議再推進醫改,上述試點將擴大至全國範圍,政策對復星醫藥(2196)這類綜合醫療股,以及國藥(1099)這類生產大眾化藥品的藥股均有利。

平保受惠改革

內地近兩年在保險改革方面動作多多,國務院在今年1月公佈養老金併軌,將全國數千萬公務員和國企員工的退休金,由原來的財政撥款改為員工自行供款,類似香港的強積金制度,為保險公司帶來龐大商機。
另外,國務院去年底已經要求發展商業健康保險。上述兩大政策令保險股最為受惠,然而政策一直沒有落實,保險股業績沒有反映。如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化保險改革,保險業將迎來催化劑,新華保險(1336)、國壽(2628)、平保(2318)等龍頭股將最為受惠。

歷年12月60%上升

【統計數據】
恒指周初以跌穿22000點水平踏入12月,在這個傳統上基金粉飾櫥窗的月份,美國及香港兩地,以大戶為主要參與者的市場,在過往20年戰績中,有60%錄得上升,美股更達到75%。
港股由1995年起計,至去年共20次12月份,錄得12次上升,8次下跌,升跌比例為六比四;至於美股方面,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於過去20年的12月,有15次上升,5次下跌,比例為7.5比2.5。過往港股走勢一直跟隨美股,在美股僅五次下跌的年份內,三次港股亦都錄得下跌,分別為2002年、2005年及2007年。
不過,以散戶作為市場主要參與者的A股,在過往20年內的12月份,下跌比例較高,佔11次,9次錄得上升,比例為5.5比4.5,當中有4個年份,港股亦同時錄得下跌,分別為1998年、2002年、2010年及2013年。雖然近年港股與內地股市關係度增強,但由於12月份升勢多來自基金粉飾,在基金參與度較大的港股,上升的機會仍較大。

恒指今年遠未達標

【大行預測】
綜合大摩、高盛、花旗、瑞信、匯豐及瑞銀外資六間大行去年底公佈的預測,平均對恒指今年底的目標價為26400點,最樂觀的大摩預測恒指升至27600點。最保守的花旗亦估25000點,距上周四收市價22417點仍有約一成潛在升幅,意味現價仍遠未及各大行的合理估值。
恒指截至上周四仍累跌半成,與各大行去年底所提供的目標價比較,恒指今年表現反覆曾升凸有找,只是由高位至今亦回吐逾25%。大市曾經在4月份衝上28588點,之後反覆回落,更曾一度急跌並於9月低見20368點,幸而近月成功收復二萬二千點的失地,距離大行去年底所作的平均預測目標26400點,仍有18%距離。
要數預測最準確的大行,可能是瑞銀。因為該行每次作出恒指目標價預測時,都會一次過提供「晴天」、「陰天」及「雨天」三個不同情境的預測。該行一年前對恒指2015年底的「陰天」情境,所作目標價為23622點,頗為接近恒指現水平。

【專家意見】

吉利汽車有憧憬

耀才證券研究部經理植耀輝:「內地醫藥板塊有併購吸引力,推介首三季業績亮麗嘅石藥集團(1093),新藥銷情又有貨交,建議7.5元樓下買入中線持有;吉利汽車(175)上月銷情靚仔兼提早達成全年目標,旗下又開發新能源汽車業務,可作短線憧憬。」

植耀輝

光大國際可收集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北京霧霾嚴重,中央或者趁經濟工作會議推行環保政策,計劃分拆環保業務嘅光大國際(257)最近中咗幾個項目,可考慮11.7元收集,睇升一成;想防守嘅可以諗金山軟件(3888),有國策扶持加上旗下獵豹移動盈利改善,唔會輸蝕。」

沈慶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