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窮學生爭資源患癌老師獲獎

為窮學生爭資源
患癌老師獲獎

【本報訊】好學生不一定是品學兼優名校生,好老師不一定是教出十優狀元的名師,司徒華教育基金舉行第4屆「好學生·好老師」表揚計劃,獲獎的7名學生和5名老師,當中有患癌老師,亦有失明學生,他們沒有傳統教育制度下的亮麗成績表,卻擁有教與學路上最閃爍的人生。
12年前患上咽喉癌的馬欣欣,任教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一中學已有21年,可說是一名「非常老師」,她不只是在課室內才是老師,課室外也是一名好老師。「我係好鍾意做班主任,因為可以直接同學生接觸,係一種『入心』嘅溝通。有位中二女學生,因為身上長期有異味,冇同學肯同佢玩,於是我行近嗅佢身上嘅味道,買洗頭水同佢洗頭。」
2003年患上癌症,她要接受連串治療,原本康復後要休養3個月,結果只休息了一個月,因她心繫學生,「患癌後繼續工作,體能上有心無力,但我嘅教育理念冇變,學生更因為知道我有病,好多事都識得自動波,我望住佢哋成長好欣慰」。
馬欣欣一直幫助家境有困難的學生,成立「海豚之家」為新來港學生爭取學習資源,已升讀大學的張淑晶是馬欣欣的獎項提名人,「Miss Ma對我嘅教育唔止係學業上,更加係品德上嘅培育,係影響我最深嘅老師」。

張淑晶(右)感激老師馬欣欣的教導,指老師患癌仍心繫學生。

失明生挑戰讀法律

21歲的謝思健同學自幼失明和肢體殘障,學習路上遇到很多困難,才能完成主流中學課程,更考上大專法律系課程。身為弱勢社群一分子的謝思健,夢想是成為一名法援律師,「我想幫助番弱勢社群,所以行呢條路,但香港冇法律點字書,以文字為主嘅法律行業,對我而言係大挑戰。」同學只需花15分鐘讀完一份法律文件,他要花兩小時,「讀咗兩年真係幾辛苦,但呢個係我嘅興趣,老師和同學認為我做唔到,但我點都會堅持落去」。 
■記者梁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