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孩子 - 陳惜姿

不同的孩子 - 陳惜姿

「每個小孩,都是獨特而唯一的。」這句話,在幼稚園簡介會上常聽到,深得父母歡心。父母明白,自己的孩子總有些特點,例如特別害羞、特別頑皮、說話特別多,希望老師個別看待,不以同一把尺量度孩子。
漸漸,父母、師長都把這句話忘了。進入教育制度漩渦,踏入學校系統後,每個小孩便如軍人一樣,面對同一標準,以同一步伐前進,按成績分等級。你稍為慢一點,落後一點,即被猛力催谷,令他趕得上大隊。
但每個孩子,確是獨特而唯一的。我的一對子女,妺妹要整天黏着人,像隻貓一樣;哥哥完全相反,你摸他一下他都彈起,瞪眼問:「做乜嘢?」
哥哥是如何背熟乘數表的,我都忘了,他自然學懂的,我從沒幫過他。妺妹呢?二年級開始背,差不多升三年級暑假還未背熟。明明都是我生的,兩個孩子就是不一樣。
朋友的八歲女兒,知道媽媽生日沒有生日會,想到成長以後原來有些快樂的事要失去,悲從中來,差點流眼淚。但這些世故又敏感的女兒,不多見。
既然每個小孩都不同,他們何以在小學三年級便要達到同一標準呢?達不到的,便要拼死操練。到有一天全人類達標了,那標準又不合時宜,因分不出學生高下,於是又再把標準提高。如此沒完沒了地追,為的是什麼呢?大家都忘了,每個小孩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