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人們都以資訊科技互相連結,朋友定義起了很大變化。很多人因社交媒體的「朋友」數目沾沾自喜,你看我朋友的數目過萬,不容易吧!這代表了自己交遊廣闊,相識滿天下。如果以數字說故事來看,的確大家可以這樣演繹!但事實呢?真正的朋友定義不應是面書上人數的多寡吧!
何謂朋友?真正友誼是甚麼?怎樣才算是真正的朋友呢?
今個星期我想先同大家分享一個傳統故事,東漢時期有個叫荀巨伯的人。他遠道去探望友人,長途跋涉十日,最後抵達朋友居住的城鎮。甫進城門,他看到城裏的人扶老攜幼紛紛的向城外方向走,神色慌張。打聽之下,他才知道胡人就要攻城了,為躲避戰亂和免遭屠殺,紛紛放棄家園離開。逃難的民眾勸他趕快回去,不然等胡人攻入城內就來不及了。荀巨伯卻說,我還沒有見到我的朋友,等見到他後再作打算吧。
荀巨伯到達朋友家中,見他孤零零卧病在床,家人為逃避戰亂也逃命去了。朋友對荀巨伯說:「我今天可能沒救了,你還是快點離開吧!」但荀巨伯反而決定留下來照顧病榻的朋友。
胡人大軍眨眼殺入城,燒殺搶掠,見到荀巨伯就問他:「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何許人也,竟敢獨自一個人留下來?」荀巨伯望着病榻上的朋友說:「我來探望朋友,他病得厲害,我不忍丟下他一個人。請你們將我殺了,但不要傷害他。」 胡人頭目聽罷大受感動,勒令胡軍不得濫殺老弱病殘,還撤兵離去,而整座城池也完好地保存下來。
社交媒體當道 反思友誼的真諦
故事畢竟只是傳說,但大家不妨細想,在你遇上不如意或經歷人生低潮時,會有多少「朋友」給你打通電話,與你分憂?聽聽你的心底話。
差點忘記了,我今次介紹的童書就叫《朋友》,作者谷川俊太郎說:「朋友是甚麼?」「朋友是:當大家都離開了,會留下來等你的人。」「朋友是:就算不在身旁,也會讓你想念的人。」可惜今天錦上添花者何其多,當雪中送炭者又幾何?
想想看你會否擁有一種朋友,他們不在生活裏,卻在生命裏;有一種陪伴,不在身邊而在心間。
《朋友》這本小書,簡簡單單,卻叫我們反思在社交媒體當道,在「朋友滿天下」的時代,友誼的真諦。
面書: http://www.facebook.com/Books4you
撰文:鄺穎萱
編輯:謝慧珊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