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本書給吳克儉 - 馮睎乾

推薦一本書給吳克儉 - 馮睎乾

日前吳克儉在典禮上致辭,主動提及自己近日轟動全城的閱讀習慣。他似乎覺得市民大驚小怪,於是不厭其煩解畫(我盡量原語照錄):「我大學畢業後,就對自己作出承諾,知識係重要嘅,所以我承諾自己一個月睇三十本書、雜誌,同埋刊物──講埋啦吓,講得清楚啲。最近好多人提到睇一本書覺得好辛苦好特別,其實問番自己,每日你都食一個早餐、一個午餐、一個晚餐,覺唔覺得辛苦呢?其實你唔覺得辛苦,因為已經係日常習慣嘅一部分,即lifestyle嘅一部分……喺我三四十年嘅職業生涯裏面,我發覺睇雜誌好有幫助。雜誌每個禮拜都有,你同我計一計,如果我睇六本周刊,一個月係幾多本呢?六四……er……(眼向上望,努力思索)周刊如果係六本,如果係用四個禮拜計算,已經係二十四本,所以三十本濕濕碎啦。」這段廢話中,最後一句似乎特別廢,也許是我的偏見,總覺得他刻意拖長句子偷換時間,才能心算出「六四」原來是二十四。
先旨聲明,我從未覺得每月看三十本「書、雜誌和刊物」很特別;唯一特別的,是吳克儉對「閱讀」的定義。像我這類讀書少的人,向來只膚淺地以為「閱讀」就是讀書,做夢也沒想過可以像吳克儉那樣大而化之,把塵世間所有「刊物」都囊括在內。局長一席話簡直令我茅塞頓開,現在我可以自豪地說:單計今天,我已博覽了三本八卦雜誌、兩本餐牌、一本電影節目小冊子,成功將閱讀融入日常,成為我lifestyle的一部分。跟局長一樣,我也有心「涉獵唔同嘅範疇」,最新掌握的知識包括:吳克羣已跟何超蓮分手、新城嫂是上海嫩模Moko、崔建邦比崔健更出名等等。我鄭重建議,今後凡有閱讀報告功課,學校應容許學生寫漫畫、遊戲指南、潮流雜誌等「刊物」的讀後感,因為吳克儉已清晰定義了何謂「閱讀」,唔到你唔服。
堂堂教育局長,問他近來讀什麼,他答:看了《今日中國》,才知道中國作家在世界科幻小說領域取得佳績。Old news is so exciting! 特地看看那篇文,早猜到是講劉慈欣《三體》,卻沒想到通篇是些瑣碎無聊的資料,如得了什麼獎、銷了多少本,連稍像樣的評論或分析也欠奉。一個重視知識的人,會好意思拿這種廢文代表自己的閱讀習慣?不敢奢望吳克儉讀書是為了尋求「智慧」,但《今日中國》那篇文不但沒什麼「知識」可言,甚至連最低層次的「資訊」也談不上豐富。月薪至少廿幾萬的教育局長,寧願雲外看「書」、日本賞紅葉而不出席TSA公聽會也算了,但實事既辦不好,連公開談閱讀心得,也不事先叫助理做點research,自己唸熟台詞,結果連幾句門面話也虛應不來,就未免尸位素餐得太過份了,虧他還笑吟吟一副沾沾自喜的德相,果然是「人到無恥官自高」。
為免局長又誤會我大驚小怪,不得不畫公仔畫出腸:近日市民之所以震驚,並非因為您讀得快讀得多,而是無法想像一個人如果學識這麼高,言行的水平怎會那麼低,且不是一般的低。中學生也明白談論閱讀時,談的應該是書,最好是好書,而不是所謂刊物。讀書要審慎挑選,中外皆有明訓:韓愈在《答李翊書》說初讀書時,「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小普林尼也在信中說:「各類書的作者,你記住要精挑細選。人們說:當常讀而非多讀。」(Tu memineris sui cuiusque generis auctores diligenter eligere. Aiunt enim multum legendum esse, non multa.)以前的人選書,態度可能比現在的人擇偶更嚴謹。為什麼?這就要問問讀書所為何事。孟子讀書是因為寂寞,所以要「尚友」古人;培根讀書是為了「推敲細思」(weigh and consider);福樓拜十六歲時已經說:「讀書不要像小孩般只貪好玩,也不要雄心勃勃只求知識;不,讀書是為了活着。」(Ne lisez pas comme les enfants, pour vous amuser, ni comme les ambitieux pour vous instruire ; non, lisez pour vivre.)立志這樣崇高,有理由相信孟子、培根或福樓拜都不會對《今日中國》感興趣。
假如吳克儉真的讀破萬卷書,他其實可以這樣挑機:「你講嘅真係濕濕碎啦,睇過《唐吉軻德》未呀?作者塞萬提斯寫過一句:『No hay libro tan malo que no tenga algo bueno.』意思係,冇一本書係衰到冇好嘢俾你學到㗎。仲有尼采講過:『Zuletzt kann Niemand aus den Dingen, die Bücher eingerechnet, mehr heraushoeren, als er bereits weiss.』即係話你本身有幾多知識,就可以由書入面聽到幾多嘢。所以如果你本身有料到,塵世間任何報紙雜誌甚至傳單,都可以睇到驚天地泣鬼神嘅大學問出嚟。」當你還未弄清他引的到底是德文抑或俄文,吳克儉已經將你秒殺,揮一揮衣袖走開了。
可惜,這不過是我的幻想。現時特區政府最博學的似乎是梁振英,因為他唸得出兩句毛詩。吳克儉戰鬥力理應是特首的二百倍,難道怕搶風頭?
最後,我誠意推薦局長一本書:大文豪馬克吐溫的經典之作《論手淫》(On Masturbation),只三十六頁,Amazon有售。最適合喜歡靠把口當眾「打飛機」的速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