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到12月。我特別喜歡12月,因為開車可以慢一點。不是因為牽着手,而是因為地板油。來到12月,全速前進近一年,衝來衝去人都癲,大腳煞車可叉電,又是時候眠一眠。也許,天王也是這樣想:年來換「車」換太密,又飛過太多「車」,才懂開「車」慢的好處。
飛「車」的事,我不懂。飛呢,倒飛得頗密。單計出差,年內曾飛到法國勒芒、英國銀石、日本鈴鹿和北京奧運公園。上周初飛往阿布扎比,隨沙巴車隊觀摩明年F1全新輪胎的測試。期間,除「竊聽」車隊無線電並了解更多術語例如SOC和PEDAL外,更讀了一份共32頁、最新第三版的《C34戰車操控系統車手指南》。由首三章「軚盤」、「按鈕」和「腳踏」,到最後「快速檢察」共11章,內容之複雜和詳細,跟《衝上雲霄II》Cool魔那本飛機操控機師手冊無異。
由於「良心驅使」,所以我決定「洩密」。今期介紹車手耳機內的「嗶」一聲。F1的一「嗶」,殊不簡單。這一「嗶」,共有10種不同意思!「嗶」的不同長度和頻率,代表不同意思,長度可改,頻率則由400、500、600、660和1,000Hz不等。400Hz的代表anti-stall等四種意思,500Hz的提示維修站限速等三種意思,600Hz的代表安全車,提示轉波的是660Hz,至於提示可啟動DRS就是最高頻的1,000Hz。讀完以後,我聽到的不是「嗶」一聲,而是「啤」一聲。Welcome to F1!
文:陳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