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測試】
【本報訊】審計署在最新報告中批評,郵政署無視有郵件在郵資不足甚至未貼郵票下仍派送,也沒徵收附加費。《蘋果》測試寄出共20封郵資不足郵件,寄出近兩周收回9封,但收信時並未被要求支付附加費。郵政署指有郵件未按欠資郵件既定程序處理而導致派遞失誤,已將個案轉介警方。
記者在上月19日晚,於港鐵調景嶺站及將軍澳站郵筒寄出共20封郵件,郵寄地址全為將軍澳工業邨蘋果日報大樓,其中10封使用印有《蘋果日報》地址信封及公文袋。10封未貼郵票信件,全部至今蹤迹杳然,也從未被追收郵資;另外10封貼上港幣1.7元郵票,重量由61克至79克不等,郵費本應為港幣3.7元,目前收到的9封,收信時未被要求付費。
派遞失誤 轉介警方調查
據郵政署標準,派遞郵資不足郵件會向收件人追收所欠郵費的兩倍費用,如收件人拒繳費會退件至寄件人,由寄件人支欠資,若沒回郵地址,郵件交退信組處理。郵政署回應指有郵件未按照欠資郵件的既定程序處理而導致派遞失誤,可能涉及有違反《郵政署條例》行為,已將個案轉介警方。郵政署曾向本報要求取回已收到的9封郵件作檢視,惟本報指欲拍攝過程作記錄,遭拒絕後未再調查。
香港郵政局員工會主席葉錦富指一般平郵信件不設追蹤制度。除非懷疑涉及盜竊,否則若非傳媒查詢一般不會轉介警方;而失信原因或是郵件處理過程甩漏,又或信件經蓋印機時卡機被毀爛;又或有大型信件未有妥善封口,令信封口掩蓋了小型信件,致郵件錯誤寄予另一收信人。
■記者伍雅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