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有字幕打出來是某年某月某日,換言之,這又是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踏着新一代孤獨的血,不太問理由,只看到命案便這樣發生,血便這樣流。無論你是兇手,或是被殺害者,還是斑白頭髮的郭富城探員,全都是在這個擠迫的城市找不到伴侶,成為一個在人群的孤獨者,而事情便因為這樣而發生。最後一場郭在整個裝上窗欄柵的居所向街上望,感覺不只是殺人兇手在坐牢,郭富城這個喜歡在現場拍下自己影像的照片的偵探,也是坐牢,要透過鐵柵看街上平凡的景象。
你一定明白這部片拍的是孤獨,但除此以外,這些孤獨是怎麼來的?跟這個社會有關嗎?還是宿命的存在主義派別所謂,當你被拋進了人間,你的生命必然是這樣走。導演翁子光沒有告訴我們,被殺的梅,殺人者,和探員就只是走自己的路。梅是耐寒的花朵,香港不只寒,而是結了冰的世界。我們沒有甚麼明訂的階級制度,沒有種性制度,但當你是那個階級的人,無論做甚麼,你仍然走不出本身的階級。甚至看不到前途。像梅,從鄉間來到香港,典型的說話不甚純正的廣東話。她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去賺錢,模特兒做不成,結果只有去做妓女。非常老土的,卻是女性的最後出路。還怎麼樣走下去?
肥仔駕着一部小客貨車,替人運東西,觀眾看不到他的學歷,看不到他平常打機之外還有甚麼事可做?連前途這東西說都沒說過。導演安排他的母親在一場交通意外中死亡。他看着母親的死。影片適可而止,沒有將那個場面表現出來。全片並不走煽情之路,只是跟着老是想知道原因的郭偵探,去追求解釋,為甚麼會在第一次見面時便殺人,為甚麼她想死?踏着血路走到最後,好像看到結果,其實細心回想,觀眾甚麼也沒有被告知。事情如此這般地發生了。
翁子光的面子可真大,幕後的班底差不多全港負責那個位置的精英都齊聚了。導演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弄出一部華麗而蒼白的感人之作。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