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查冊 即取得簽名式樣

透過查冊 即取得簽名式樣

【本報訊】富婆遺失身份證終被盜走808萬元巨款,令人關注銀行保安問題。騙徒只要取得事主身份證,再取得其簽名式樣並不難。華爾基利信息安全研究組織電腦保安研究員賴灼東,指今次事件正暴露銀行保安漏洞,建議銀行要提款人出示身份證及簽名外,亦應增加指模鑑證。
《蘋果》記者昨到旺角兩間銀行,測試只用身份證提款情況。在彌敦道的匯豐銀行分行,記者聲稱沒帶提款卡,只有身份證,女職員照樣提供提款服務,只是簡單的核對記者樣貌與身份證相片後,即要求說出戶口最後三個號碼,當記者說出相關號碼及簽名作實後,即提取了1,000元現金。另一間中銀分行,職員更僅核實身份證及簽名,即讓記者成功提款。
賴灼東指,騙徒若盜得事主身份證及模仿簽名,銀行職員一般難以分辨真偽。他認為,現今香港要取得他人的簽名式樣不難,透過公司及土地註冊處便取得簽名式樣,即可模仿其簽名,故建議銀行處理大額交易時應加強保安,輔以打指模多重鑑證,並要左右手都打指模。

記者持身份證到旺角匯豐銀行提款1,000元,提供簽名後,職員要求記者說出戶口最後三個號碼才讓記者提款。

專家批銀行保安落後

香港銀行業僱員協會總幹事譚建新稱,客戶最佳自保方法是設定銀行戶口轉賬及提款的限額,達到一定數額須通知存戶確認,並應定期檢查戶口情況等等。
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鄭利明,則批評香港銀行對客戶作大額提款或轉賬時採取的保安措施太落後。他指美國及南非部份銀行,早已引入使用「動態簽名辨識」技術的先進簽名電子板,因動態辨識技術可分辨提款者簽名時筆順次序、簽名速度,簽名力度大小等,以確認對方是否冒認簽名。
■記者曾海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