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九年,你有沒有一直堅持過甚麼?這是一個令人汗顏的問題,要堅持十九年,始終如一,無論執於一個理念,一個行動,甚至一種生活習慣,都需要一種近乎瘋狂的執着,超乎苦行僧的堅毅。
1996-97球季,我仍深深記得米高佐敦帶着重感冒亮相總決賽,腳上的黑紅AJXII劃破長空,痛宰猶他爵士。我記得我和身邊的每一位都熱愛籃球,花十年和籃球談戀愛,然後又因生活種種移情別戀。十多年後拿起籃球,高喊Never Too Late!其實心裏不是味兒,總幻想如果有好好堅持的話,場上的自己會如何不一樣。
"Scito hoc super omnia...Tempus neminem non manet...Carpe diem"拉丁語的意思是:你必須謹記,時間不等人,要抓緊這每一刻。這是高比拜恩的座右銘,實實在在用十九年驗證的一段話。
那個球季,我的雙眼離不開米高佐敦,但隨後所有籃球迷都被那一年的新秀們吸引了,艾佛遜當然獲得最多球迷的疼愛,馬貝利、雷亞倫、獲加亦平分秋色,拿殊更是MVP級的萬人迷。至於高比拜仁呢?當時打遊戲機,我寧願用史杜積高域。高比拜恩,天生就不是球迷的寵兒,高傲自大又獨食。論性格不比艾佛遜反叛有型,亦不是拿殊一幅好好先生的模樣。多年伴隨他的口號,聽得最多是:"Beat L.A.!"
十九年過去了,艾佛遜早就離開了籃球場,同期的人都轉成教練、生意人,或者退休又破產了。只有37歲的高比,每天早上四時仍在洛杉磯的路上,前往無人的練習場。有說,所謂的天才,是用超過一萬小時的訓練磨練出來的:每天訓練四小時,一個星期五天,十年就能成就一個天才。那麼,高比拜仁一定能抵上四、五個天才。又有說,現代強迫症、偏執狂的出現,不是全然的病態,而是人類進化的產物,令出色的人更出色。如果這個理論是真,高比就站在理論的尖端。
無論愛過、恨過高比,這些十九年來,懂籃球的人不可能不被高比折服。他眼裏一直只有籃球,用行為平反質疑,所以,當他說愛籃球的時候沒有人不能心酸,當他說身體不能承受時沒有人不能嘆息。他十九年的苦行,改變了籃球的定義,升華到一種偏執狂獨有的動人哲學。
Profile:
前新聞記者,動物NGO工作者。現為自由傳媒人兼「另類生態學家」,透視傳媒生態、動物生態、社會生態。《反智動物》討論最高智商靈長類動物之種種反智行為。
編輯:陳漢榮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