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管弦樂團逢周日合奏 求樂不是求級數

【專題籽】管弦樂團逢周日合奏 求樂不是求級數

【專題籽:音樂入魂】
除香港管弦樂團和香港小交響樂團等聘用全職樂手的職業樂團外,香港還有二十多個非職業樂團,但大部份要求團員有八級以上資格,很多人望而卻步。香港飛躍愛樂管弦樂團是少數不理級數的樂團,來者不拒,團員來自五湖四海,有社工、教師、律師等,就連退休地盤工人、蔬菜批發商都有,每逢周日都埋首合奏,求樂不是求級數。

新蒲崗一座殘舊的工廠大廈,陳年電梯爬得很慢,大堂的煙臭久久不散,這晚卻傳來捷克音樂家德弗札克(Antonín Dvoák)的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而演出者,是香港飛躍愛樂管弦樂團(Hong Kong Progressive Philharmonic Orchestra)一眾來自五湖四海的團員。
50多歲的區旭華曾經是滿腳泥巴的地盤工人,這晚負責吹單簧管,他三年前退休,怕以後的日子太苦悶,跑到康文署轄下的音樂事務處報讀外展音樂短期課程,抽中了學單簧管,他說:「上堂不懂老師說甚麼,單簧管根本吹不響,很多人上兩三堂便跑了,我好彩吹得響便留下來。」他退休前其實是機電工程師,傑作包括滙豐總行和演藝學院,但自認是「地盤佬」的他笑謂:「一樣是日曬雨淋,一腳泥,一身汗。」

才30歲出頭的指揮曾珮釗,要應付不同年齡資歷的團員,要的是無比耐性和幽默感。

用叮噹時光機比喻重音

區旭華斷斷續續學了兩年,有時在家裏練習,但單簧管在交響曲裏只作和音,即每隔幾秒才「嗚」一「嗚」,實在乏味。他想加入管弦樂團跟人合奏,卻發現全部要求八級以上資格,惟獨香港飛躍愛樂管弦樂團不求級數。「在家獨自練習,首歌殘缺不全,不知主旋律,不知做甚麼。參加樂團,樂團不會教你吹奏,但會教你怎樣配合其他聲步,怎樣跟其他樂器配合,這樣就能改善吹奏技巧。」年過半百才學習音樂,真是舉步維艱,他有時錯過拍子,有時吹得聲音太輕,他嘀咕樂譜哪有說明聲音輕重?於是指揮先生用了一個非常生動的比喻,「去到紐約的德弗札克,非常懷念故鄉布拉格,因此這一段要像多啦A夢的時光機般『隆隆隆』,像洗衣機最後的洗衫程序。」四十個團員來自五湖四海,有老有嫩,即使不懂多啦A夢,也總會用過洗衣機,大家哄堂大笑,再奏一次的《新世界》便比較像樣了。
31歲的指揮先生曾珮釗是浸會大學音樂碩士,四年前為康文署管轄下的音樂事務處教授第一期的「弦樂合奏體驗課程」,課程後一班學生戀戀不捨,很想繼續合奏。「中學生沒有級數還可以參加校內樂團,但九成以上的業餘成人樂團要八級或演奏級,對很多人來說遙不可及。」於是他組織香港飛躍愛樂管弦樂團,無「階級」觀念,來者不拒,由最初十多人變成今天四十多人。團員每年繳交$2,800,分擔綵排場地的租金,每逢周日有兩小時合奏,事前管樂和弦樂的團友會分別練習。
團員之中,有些是沒有級數的,也有些已達八級,但大部份都沒有合奏經驗,曾珮釗就當起人肉拍子機,確保幾十件樂器的聲音順暢合拍。「有些曲目對他們太難,我便自己改編了,像蔣志光的《相逢可必曾相識》,或在市面購買樂譜,專讓初學者的。」這位指揮有時還得跟大家講古仔,如這晚演奏的另一首歌是法國音樂家奧芬巴哈(Jacques Offenbach)的《天堂與地獄序曲》,他得描述那種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的感覺,確保團員能培養出感情來。

愛教退休人士和小朋友

曾珮釗平日在太子開班教授小提琴,學生多是小孩子,在弦樂團裏接受他指揮的都是大人,問他最愛教哪類學生,答案竟是最幼小的幼稚園生和最年老的退休人士。「幼稚園學生來學樂器,真的只求開心,一升上小學心態就會不同了,因為他們會被迫考琴;退休人士沒有工作壓力,給自己安排固定時間學樂器,做義工時可以把音樂分享出去。」在他安排下,樂團有時在琴行表演,有時在街頭演奏。曾珮釗:「他們第一次表演腳都震,跟不到音樂拍子,到第二次就像上過戰場的老兵,汽車響號也不怕,樂章流露自信,能跟途人分享音樂的喜悅。」背景不同,年齡有差別,合奏起來一樣可以好搭調。業餘,乍聽很沒水準,但求樂不是求級數,正因大家沒包袱,純粹有顆愛樂心,樂章一樣可以好動人。

香港飛躍愛樂管弦樂團每年都有周年音樂會,今年5月跟專業小提琴家龍向輝(左)合作表演,為團員累積演出經驗。

曾珮釗在太子租了工作室,平日開班教授學生彈小提琴。

樂團團員不限年齡職業,逢周日就聚在工廈合奏,彼此眼裏只有音樂,好些團員互不知道對方底細。

坊間管弦樂團多要求團員有八級程度,所以香港飛躍愛樂管弦樂團吸引很多沒考級數的人參加。

曾珮釗說難度最高的是令眾人掌握拍子,對較年長的團員要再三提點。

這兒五湖四海,有些團員沒有考級,有些團員考獲八級,但大部份都沒有合奏經驗。

區旭華自稱「地盤佬」,當初幾乎連單簧管也吹不響。

如遇大型音樂會,便會邀請其他嘉賓來演奏別的樂器如豎琴。

曾珮釗不但是人肉拍子機,還得負責編曲、安排表演及宣傳樂團,一腳踢。

即使面對專業的小提琴家龍向輝,團員經過平日的排練,都沒有怯場。

香港飛躍愛樂管弦樂團將於12月12日於上環文娛中心演出,查詢: http://hkppo.org/hkppo/ 。

卧虎藏龍團員

轉學大彈琴 堅拒考級

在小學教授音樂科和數學科的黃匡瑩20多歲,學鋼琴十年,已考獲八級。想與人合奏,但管弦樂團沒鋼琴,所以跑去學大提琴,卻堅持不會考級。「以前為考級才練習,忽略很多歌曲的美妙。經歷過這種辛苦,不想再追求證書。」她同情當今小孩拚命考級數,「家長覺得供你學樂器,當然要考級拿證書,證書是升中學的優勢。」她自己脫苦海,如今只想好好享受音樂。

黃匡瑩考獲八級鋼琴,為加入管弦樂團學習大提琴。

領養小提琴 退休養生

62歲的鮑偉文從澳洲回流,退休前從事資訊科技,考獲鋼琴第七級。他栽培兒子學音樂,兒子考獲澳洲音樂局(AMEB)的鋼琴演奏文憑及小提琴第八級,但自入職投資銀行便將小提琴丟在迷你倉五年。他不忍小提琴獨守空房,四年前將它「領養」,「兒子才華大過我,但我對音樂的熱情大過他。」對他來說,加入管弦樂團也算是養生之道,「眼要看、耳要聽、手要拉,這樣可以多動腦筋。」

鮑偉文考獲七級鋼琴,「領養」兒子的小提琴,重拾音樂熱情。

初哥業餘樂團

香港的非職業樂團幾乎一致要求團員具八級以上資格,香港飛躍愛樂管弦樂團卻容許沒有級數的人參加,只要是成人便可。綠色新世紀樂團則為7至17歲的學生提供管弦樂合奏訓練,間中安排公眾表演,8月剛在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辦了音樂會。
facebook查詢:MGO綠色新世紀樂團Millennium Green Orchestra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撰文:呂珠玲
攝影:劉永發、徐振國 
編輯:陳漢榮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