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山觀音,是何功德? - 古德明

慈山觀音,是何功德? - 古德明

大埔慈山寺最近落成,但這不是一座尋常寺院,不許善男信女隨時前去進香,而是首富李嘉誠的私家佛堂,五萬平方公尺土地,由當年曾蔭權政府幾乎免費送出,每天只許四百預約市民前去「參觀」而已。寺內一座觀音像,高七十六公尺,體現了李嘉誠的佛心。
南朝宋明帝曾起湘宮寺,費極奢侈,有一次向臣下誇言:「我起此寺,是大功德。」太常丞虞愿在側,抗言:「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賣兒貼婦(賣妻)錢。佛若有知,當悲哭哀愍。罪高佛圖(佛寺),有何功德?」李嘉誠參禪之前,請先細味虞愿這段話(《南史》卷七十)。
慈山寺花了十七億元興建,供奉滿天神佛,只是無數香港市民,卻因李嘉誠等地產商之壟斷,立錐無地。年前萬聖節那天,天主教神父羅國輝見少年人裝神扮鬼,慨歎說:「李嘉誠之流,競起狹小樓房高價售賣,才是真正吃人魔鬼!」當時李嘉誠一怒,天主教副主教楊鳴章慌忙道歉,但「佛若有知」,知李嘉誠經營各業,怎樣針頭削鐵,盡情盤剝,一定會和羅國輝、虞愿同聲一歎,還歎一句:「虧老先生下手!」
慈山寺那座全球第二高觀音像,上與雲齊,但傳揚的佛理,其實不如幾句學佛入門:「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