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不肯摺起嬰兒車,被司機拒絕登上巴士,她一怒之下把盛載小乖乖的物體擋在公共交通工具前,來個不為瓦全玉石俱焚,乘客及路人甲乙丙丁戊齊罵她阻住地球轉,她反唇相譏「香港人冇人情味」。咦哈哈哈,這位大嬸年紀看似也不輕了,食鹽食米過橋行路,累積的人生經驗應該不少,怎麼還天真若第一晚蒲蘭桂坊的𡃁模,以為陌生人一擲千金請她飲酒食飯,只想交換閱讀《追憶逝水年華》的獨特心得?香港人從來都不以人情味見稱,就像東京不標榜梵高美術館米蘭不宣傳張愛玲故居,明知此地無銀偏偏打劫失匙夾萬,還要質問人家點解冇紅鑽冇金勞,不立即打九九九送你入青山都算係咁。既然那麼嚮往人情味,搬去瑞士山區或者中國三四線市鎮吧,聽聞這些地方的老百姓又好客又熱情,深夜氣溫稍降,會敲門送棉被送羽絨送人參湯哩!
帶着錯置的期望做人,的確非常麻煩,那些在大街小巷橫行的刁蠻公主惡爺惡少,老認為世界以他們為中心,周圍的群眾演員只是活動佈景板,用完即棄一點也不值得尊重。「搭的士吖笨」不同「揸法拉利吖笨」,在這種時候響起絕對不算涼薄,你又知遭攔截的巴士上沒有趕住睇醫生的病人,無理延誤會有性命之虞?何況,鐵面無私的巴士司機或者稍欠變通能力,但一板一眼執行工作條例,你總不能指責他忘記攜帶人情味上班,假如一時心軟額外通融,結果不幸發生意外,嬰兒車的載體撼親手仔腳仔,被告到甩褲搵鬼可憐?至於事主是否鄉音未脫的內地婦,完全無關宏旨——你以為香港本土沒有類似的先告狀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