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運輸及房屋局在呈交立會工務小組的申請撥款文件擬稿中,歸納有七大理由,要求立會追加撥款應付高鐵超支。港府一直以人工及材料成本上升解釋超支水平合理,但文件顯示相關開支,只佔超支額的五分一;文件甚至將西九總站總承建商與分判商間的商業糾紛,列為增加撥款理由,逼納稅人使冤枉錢。
運房局歸納七大理由要求通過合共196億250萬元追加撥款,包括「賴地硬」指工程遇上不利的地質、價格飆升、項目管理費及保險費增加及未能預見的困難等。在鐵路建造工程方面,最大影響的是地質問題,包括西九總站位置有大型孤石及大量未有記錄的公用設施等引致延誤,令項目超支約36.4億元,佔追加撥款額23.7%。至於西九總站護土牆工程引發的連鎖延誤,以及跨境隧道深圳段延誤14個半月等,也連累超支35.6億元,佔追加撥款額23.1%。港府多次歸究勞工成本上漲,及建材成本上升,刺激高鐵超支,但文件則顯示,相關成本佔超支額的20.1%,港府須以約31億元應付,只屬第3大理由。
納稅人要先為賬項埋單
運房局同時將西九總站總承建商與分判商間的商業糾紛,引發的鋼頂豎設工程延誤,列為超支理由;連同配合西九文化區的總站設計改動,以及港鐵另外為總站作出逾1.3萬份圖則修訂及350項工程指示等原因,被港府形容為「配合工地實際情況和未能預見的困難」,涉及15.9億元超支,佔追加撥款額的10.3%。
上述的開支增加責任誰屬,仍需待港鐵與港府在2018年高鐵通車後透過仲裁解決,但納稅人就要先為賬項埋單。候任港鐵主席馬時亨昨指,在超支責任上,港鐵與港府會透過仲裁解決。若仲裁結果認為港鐵責任超過港鐵收取的63億元項目管理費,則需開股東會尋求獨立股東批准賠償。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民建聯陳恒鑌認為,他會視乎社會意見,再決定是否支持撥款。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