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乜乜乜解構米芝蓮

三星乜乜乜
解構米芝蓮

說起米芝蓮,很多人都即時想起「講飲講食」的《米芝蓮指南》 ,但背後的歷史淵源,你又知道多少?

早於1895年,法國兄弟Andre及Edouard Michelin已創立米芝蓮(Michelin)公司,其時是一間輪胎製造商。於1900年,為了刺激民眾駕車出遠門的意慾,兩兄弟推出了《米芝蓮指南》,內有街道圖、油站及酒店資料,希望能帶動汽車和輪胎的銷量上升。指南最初是免費派發,但當Andre在1920年看到有輪胎代理用以「墊檯腳」,有感人不會珍惜免費得來的東西,所以決定收費。

這本老爺車年代駕駛天書後來再進化,於1926年加入餐廳評分,成為結合OpxnRice和GxxgleMap的先進刊物。評級最初只得一粒星,表示同類別中出眾的餐廳,後來至1930年轉為三星制,兩粒星代表傑出美食,值得繞道前往;三粒星則代表是出類拔萃的菜餚,值得專程到訪,可見分級的背後理念,多少跟駕車有關。

於1955年再加入新級別Bib Gourmand。Bib是輪胎人的小名,而Bib Gourmand則專門推介實惠的平民之選。負責評級給星的是一群神秘之極的調查員,就連米芝蓮公司高層也未必見過,他們甚至還要對父母隱藏身分。

現時主要歐洲國家和國際都會也推出了《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有一本城市版,日本則有7個城市被評選過,惟大陸及台灣現今還未被評選。此外,東京於2010年已經超越巴黎,成為擁有最多三星餐廳的城市,今年的東京指南將於12月推出,想知道有什麼美食,請留意《果籽》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