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強積金(MPF)昨實施剛好15周年,職工盟批評強積金投資表現不濟,截至10月底平均每年回報率只有3.4%,加上管理費高昂,僱主可用作對沖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多年來已「沖走」的強積金超過266.8億元。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形容強積金如同逼打工仔食「爛蘋果」,蠶食打工仔退休保障,促政府應大刀闊斧改革。
記者:賴莉娜
職工盟引述積金局資料顯示,15年來強積金有三分一時間錄得投資虧損,其中2008/09年度虧損最多達25%。
今年行政費料96億
今年亦虧損10%,即平均每名僱員或自僱人士損失20,433元,職工盟擔心一旦再次遇上金融風暴,打工仔隨時血本無歸。雖然投資表現不濟,強積金的行政費總額卻不跌反升。
即使積金局指平均基金開支比率已由2007年的2.1%,跌至今年11月的1.6%,但職工盟指,由於行政費是按戶口資產總值的百分比收取,隨着戶口滾存越多,費用亦不斷攀升,推算行政費總額已由2007年44.4億元增至今年96.4億元。
特首梁振英在競選政綱中承諾逐步降低強積金對沖比率,但一直只聞樓梯響。積金局數據顯示,自2001年7月1日起,僱主透過對沖機制「沖走」的強積金金額幾乎每年都增加,剛實施3年就已突破11億元,2009年急升至25.9億元,到去年更突破30億元,今年首半年已達16.6億元,累積至今的對沖金額高達266.8億元。
對於積金局將推出限制只能收取0.75%以下管理費的預設投資策略,職工盟指當中並不包括其他開支,實際仍有可能超額,受託人或不會積極推銷,令計劃最終淪為花瓶,建議當局改設非牟利的公共受託人管理強積金,保障打工仔強積金戶口內的存款。
另外,社區組織協會昨到積金局請願,代表批評強積金着重供款額和年期,對在職長者、收入少於工資中位數的基層、散工並無保障,要求當局盡快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
研建電子平台減成本
積金局反駁指退休儲蓄屬長遠投資,一般長達40年,強積金只運作15年,仍在發展階段,不宜太着重短期波幅。積金局同意基金收費下調幅度「不夠深、不夠快」,強調預設投資策略限收0.75%只是起步,會在運作一、兩年後再作檢討,並已聘請顧問研究設立單一電子平台,希望藉此降低行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