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場所第一次是在咖啡室,我有布蓋住,也很害怕,躲得很辛苦。」跟香港很多餵母乳媽媽一樣,Yvonne在外出餵哺時壓力頗大,要「匿匿埋埋」。本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 HK )推出「母乳餵哺友善場所」計劃,提供可餵母乳餐廳的位置攻略,方便媽媽之餘,亦希望鼓勵更多食肆加入。
記者:蘇汝卿 攝影:江俊豪
新手媽媽Yvonne常與其他餵母乳港媽交流,分享同病相憐的遭遇:餵哺時常惹來途人側目,甚至要求她們走開,被迫在廁所餵哺,Yvonne無奈說:「你試想像自己在廁所吃飯,何況是幼小的寶寶。」據衞生署 2013 年調查,近 6 成哺乳媽媽曾在公共場所內餵哺母乳。即使大型商場設有育嬰室,也經常大排長龍,Yvonne自言算幸運,可以開車,走投無路便躲到停車場:「雖然有些委屈,要躲到車內,但起碼途人較少,靜靜的餵久一點。 」
去年辭了美國銀行工作,全力照料孩子,Yvonne形容餵母乳是一輩子最辛苦的時間:每兩小時餵一次,一次要近一小時,有時還會被咬傷,幾乎沒時間休息。她堅持餵哺,只為給兒子Jamie最好的營養:「他會感受到媽媽氣味、心跳,有安全感,是一份貼身的母愛。」而直至Jamie三個月大,Yvonne才開始外出,出發前一定會上網或從母乳媽媽社交群組等,查找方便餵母乳的地方。Yvonne記得一次餵母乳,餐廳男侍應感到尷尬,煞有介事換來女侍應,令她甚難為情:「我一定要選對嬰兒友善的地方,但暫時選擇不多。」
餵母乳需要社區支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起「Say Yes to Breastfeeding母乳育嬰齊和應」運動 ,本月推出「母乳餵哺友善場所」計劃,讓媽媽透過其官網尋查歡迎哺乳的餐廳。計劃第一階段有超過60間食肆參與,分佈在香港17區(不包括離島區)。參與的食肆會培訓員工,以尊重態度對待哺乳,而且會安排私隱度較高的座位。有份加入的國際飲食集團經理張嘉恆(Eric)表示,以往收到不少哺乳媽媽的查詢,會主動開放貴賓房,Eric說:「這個措施不需要太大投資,將心比己,希望同業也參加。」其他參與的酒樓會開放新娘房,快餐店則會設優先座。
由躲到廁所到優先座、貴賓房,Yvonne表示是社會很大的進步。不過,她最希望香港人觀念上有所改變:「希望他們第一想到的是:這位媽媽很偉大,為了給bb最好的,不怕尷尬,不怕難為情。」母乳是嬰兒最佳食糧,含豐富的抗體,更是初生寶寶第一道疫苗。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親首6個月餵人奶,以後加固體食物的同時,也最好哺乳到孩子兩歲或以上。UNICEF HK 總幹事劉玉燕表示會陸續邀請其他公共場所等加入計劃,以為哺乳媽媽提供更完善的社區支援。
哺乳媽媽可到UNICEF HK 網站,參考「母乳餵哺友善場所」: http://www.sayyestobreastfeeding.hk/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