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到爆!」大澳佛教筏可紀念中學的校長不斷說。惲福龍不是一個尋常的校長,大學教授、市區校長不當,老遠跑到大澳來「一定要感動到佢哋爆」。筏可紀念中學地處偏遠,有約40%同學是少數族裔,菲律賓、巴基斯坦、印度等等。餘下60%也大部份是低收入家庭、特別教育需要(SEN)或者其他學校放棄的學生,學校、校長和老師們有教無類。
像所有香港的非名校,筏可缺乏財政資源、舊生脈絡,但一席話下來,惲校長沒有很多對制度的投訴,他更像一個積極的社會企業家,興奮地描述教職員的創意、學生的改變、社會人士的支持,勾畫學校的未來。
「很多同學家庭先天不足、讀書一般,要用其他辦法幫助他們建立自信。我自己每年參加100公里的毅行者鼓勵學生,有超過200個學生在影響下參加街跑少年計劃,跑過人生第一個10公里。」
「很多少數族裔的同學畢業前都會參加粵劇訓練,因為有濃濃的造型和密密實實的戲服,甚麼宗教背景的學生都可以上台表演。從中學習中文,又和本地社區有共鳴。學生在時代廣場的市民包圍下、正式劇場的高官名流面前都粉墨登場,信心大振。」
筆者上周在筏可分享「全城街馬」社會企業的故事,第一身感受同學的待客之道。短短半小時裏,同學們掌聲、歡呼不絕,他們的毫不吝嗇,讓我有身處「主場」、賓至如歸的感覺。講演完畢後的問題更是精采:「你放棄賺錢,全城街馬辦的很成功,下一步有甚麼目標?」另一位男學生問:「你怎麼知道自己創辦街馬不是只為了求名?」
問題尖銳、層次深刻。我坦率感謝這位同學:「和惲校長一樣,我希望身體力行以生命感動生命。我們的初衷是單純的,但是也會在這條路上遇到挫折誘惑,我要每天用你的問題來提醒自己,不要偏離軌道。」筏可的同學主動,有自己的意見,而且敢於交流,這正是現代社會最需要的。我們的青年毫不遜色,看見他們,我「感動到爆」,對香港的未來,我充滿希望!
張亮
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