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對我哋從事學術嘅人士,係一種insult(侮辱)。」政府建議把沿用多年的「全民」及「非全民」退保方案名稱,改為「不論貧富」及「有經濟需要」方案,並獲扶貧委員會接納。
原冀政府不再逃避責任
港大榮休教授周永新批評政府為求達到目的,扭曲團隊的研究成果,「想市民否決我哋嘅方案」。有感團隊不受尊重,他已通知扶委會,退保諮詢文件有關老年金方案,切勿用上「周永新團隊」之名。
「當年我哋接手呢個(研究)工作,好多人都提過,政府搵我哋去過橋,或者拖延時間,當時我哋唔多唔少都有咁嘅感覺」。周永新坦言,當時決定接手,是希望做到一個嚴謹的研究,不容政府再逃避退保的責任。結果研究報告發表一年多,政府沒作任何決定,又再搞一輪諮詢,「到現階段政府仲拖落去,我只能夠講,當初話政府做研究只係拖延,變咗真係事實」。
已過了最動氣的時候,周永新對政府處理其方案的手段,不以為然,拍拍記者肩膀,「唔需要勞氣」。他說曾走在街頭,有長者向他道謝,提出了一個全民方案為他們謀福祉。
同行的攝影記者聽畢訪問後,也有感而發,說政府在退保議題上,就像當年處理居港權問題一樣,「誇大有160萬人來港」。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