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裏凡間】香港,你究竟失去了甚麼?

【字裏凡間】香港,你究竟失去了甚麼?

明星支持雨傘運動,一年後工作寥寥可數,秋後算賬味濃。論實力,他們有,但社會只眷顧跟隨主旋律的哈巴狗,骨氣,值幾個錢。資深傳媒人盧峯,最近出版《悼我城:香港你究竟失去了什麼?》一書,痛斥政經精英「脊骨胳膊快速退化」,任由不堪的當權者扭曲折損,令香港失去個性,淪為另一個中國城市。

書名以「悼」字起題,蒼涼悲哀。知人論世,朋友撰的序文,讚盧峯幽默、愛玩wii、愛喝葡萄酒,以及酒後亂說話。性格風趣,也有對死水心灰之時。最難忘,是蘋果被圍。盧峯2013年已離開蘋果,但上年十月,百人圍堵阻《蘋果》出版,盧峯得知後,自動請纓回舊公司幫忙。「真的很離譜,香港歷史上,從來未發生過阻止報紙出版的事。」平日寫國際評論,盧峯筆法冷靜,到了現場,睡火山終於爆發,對粗口人,香港地道單字問候語回敬。「那一刻,真的很難忍。」

外冷,內熱,928發放催淚彈,盧峯不在現場,立刻趕去。人過中年,兒子成材,理應再無憂慮,但時勢,教人放心不下。從政壇到文壇,電視機前到郊野公園,書中寫盡目光短淺小人,如何四面八方蹂躪香港。盧峯卻不考慮移民。「這是我們的家,怎能放棄?」撰文哀悼,乃愛之深責之切:「提醒自己不能坐視失去,提醒自己要為珍愛的東西打拼、發聲,要敢於在獅子山上掛起我要當家我要作主的旗幟,不讓社會被謊言、歪理、謬論淹沒。」

翻開書頁,評論文章固然可觀,更討喜的,是作者自述生活雜事。這些短文,在書店最後十來頁,數目不多。盧峯雖當過報章主筆,但很少提及私事。「我又唔紅,大家都唔會想睇我啦!」尋遍網絡報章雜誌,最多是接受書評訪問,其他,一概少講。意料之外,他說起父子情、工作事,好看度不下於評論。尤其愛他回顧十六年《蘋果》生涯:「當時的想法也是,試玩三年上下就回到正常、主流媒體。誰知三年又三年,晃眼就待了十六年(差點就破了楊過與小龍女分離的記錄),特首從老董換上了曾蔭權再換上『狼英』,美國總統由克林頓變成小布殊再變成奧巴馬。可惜的是,十六年過了還是要繼續爭取民主,還是在擔心樓市泡沫。」悲喜同調,正是香港寫照。

記者:彭海燕

盧峯甚少提到私事,新書最後章節,卻罕有地寫到工作與家人,當中又與香港局勢唇齒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