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增醫委會非業界委員醫生或提覆核

政府擬增醫委會非業界委員
醫生或提覆核

【本報訊】醫委會處理醫療投訴進度緩慢多年來惹不少爭議。政府擬吸納立法會議員張宇人的改革醫委會組成的私人草案,即提議增加非業界委員人數,冀藉此加快處理投訴。惟此舉引起業界不滿,醫學會會董蔡堅認為,只增加非業界委員對現有組成不公平,建議應同時增加由選舉產生的醫生人數,令委任與選舉產生的委員比例維持1比1,否則不排除司法覆核。
記者:梁麗兒 陳沛冰

醫委會現時有28名委員,其中4名為政府委任的非業界人士。餘下24名為醫生,當中10人屬政府委任、14人屬業內選舉產生。委任與選舉產生的委員比例屬1比1,業內及業外人數比例則為6比1。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昨透露,港府的醫護人力規劃及專業發展策略檢討督導委員會,明年上半年會完成檢討報告,張宇人遞交的草擬內容也屬報告涵蓋方向。當局正考慮是否將其私人草案吸納入政府草案內。立法會已就草案詢問局方意見,局方會於未來兩周內回覆。

無諮詢業界意見

張宇人的草案提出增加4名非業界委員,令整體非業界人士增至8人,佔整體委員比例四分之一。高續指,國際上專業管治架構均逐步增加非業界人士參與,今次醫委會改革涉及的委任人數及比例,要在提交草案時才可確定。
香港醫學會會董蔡堅表示,不反對政府增加醫委會非業界委員人數,但非業界委員全屬政府委任,若只增加非業界委員,擔心會令整體委任制產生的委員,比選舉產生的醫生人數多。換言之,若相關私人草案通過,屆時委任委員達18人,比選舉產生的醫生人數14人為多。
蔡建議當局應同時增加由選舉產生的醫生委員人數,維持委任與選舉產生成員1對1比例,否則在《基本法》保障專業自主下,不排除業界會提出司法覆核。政府至今無諮詢業界意見,醫學會或會自行做調查,諮詢醫生增加非業界委員意見。蔡堅指如要加快聆訊進度,只需增加10名業外評審員便足夠。 據了解,政府會考慮醫學會意見,不排除會將增加業外評審員意見與張宇人的私人條例草案內容融合。
醫學會會長史泰祖稱理解及同情張宇人女兒現於美國行醫,返港執業有困難,但認為要協助港人在海外兒女返港執業,並非增加非業界成員可解決。立法會議員郭家麒稱會提出修訂,要求取消10名由委任產生的醫生委員,料明年9月立會選舉前未必能通過法案。

蔡堅憂將來委任委員比選舉產生的人數多。 資料圖片